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洪池

洪池

即鸿池坡。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东二十里 (今偃师市西)。《魏书·咸阳王禧传》: 景明二年 (501),咸阳王谋反不决,“夜宿于洪池 (别墅),……将士所在追僖,僖自洪池东南走”。即此。久堙。


在今甘肃省武威市东南。《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元年(376年),前秦将苟苌与前凉将掌据战于洪池,据兵败,即此。


猜你喜欢

  • 南剑路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升南剑州置,属泉州行省,后改属福建行省。二十三年 (1286) 以后属江浙行省。治所在剑浦县 (今福建南平市)。辖境相当今福建南平、三明、将乐、顺昌、沙县、尤溪、永安、大田

  • 长沙水

    即今山东青州市南之南阳河。源出今山东青州市西南,东北流至城西,又东流入巨洋水。《水经·淄水注》:长沙水“出逢山北阜,世谓之阳水也。东北流径广县故城西, ……又东径东阳城东南,……又北屈径汉城阳景王刘章

  • 石首县

    西晋置,属南郡。治所即今湖北石首市。《旧唐书·地理志》:石首县“取县北石首山为名”。南朝宋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属荆州(后改江陵府)。元属中兴路。明属荆州府。民国初属湖北荆东道。1932年直属

  • 田湖镇

    即今河南嵩县东北三十里田湖镇。清乾隆《嵩县志》卷12:田湖镇“米粮聚集”。在河南省嵩县东北部、伊河北岸。面积116平方千米。人口5.5万。镇人民政府驻田湖,人口 3130。以古代潴水湖沉积成田而得名。

  • 三层岭

    即今福建永定县东南三层岭。为通粤要道。明、清置巡司于此。在福建省永定县东南。明成化中置巡检司于此。

  • ①春秋晋地,当在今山西闻喜县西。《左传》:文公三年 (前624),“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官及郊”。即此。《史记·秦本纪》 作鄗。②春秋曹地。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南。《左传》: 定公十二年 (前498),

  • 通津堡

    ①北宋置,属银城县。在今陕西神木县南。金改属葭州。后废。②北宋崇宁三年 (1104) 改南达堡置,属河州。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西南。《宋史·地理志》河州: 通津堡 “东至安疆砦四十五里,西至大通城

  • 射虎川

    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下流入清水河。《清一统志 ·代州》: 康熙二十二年 (1683),“圣祖仁皇帝西巡还辇,循长城而东,忽有虎伏林莽间,亲挽雕弧射之。……赐名射虎川”。

  • 合山墟

    即今广东阳东县东北那龙河西岸合山镇。清道光《阳江县志》卷1有合山墟。

  • 平潭厅

    清嘉庆四年(1799)于福清旧县丞平潭地置,属福州府。治平潭(今福建平潭县)。辖海坛岛。1913年废厅,改为平潭县。民国《平潭县志》卷3:“按《关都记》:海坛山势远望如坛,故名。自唐以来皆沿用之,平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