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租阿巴特
又作牌素巴特。即今新疆伽师县。《清一统志· 喀什噶尔》: 牌租阿巴特 “在喀什噶尔城东二百里木什河北”。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1喀什噶尔河: 牌租阿巴特,“回语: 牌租,天赐也。阿巴特,犹阿尔巴特 (回语,欣幸之词)”。
又作牌素巴特。即今新疆伽师县。《清一统志· 喀什噶尔》: 牌租阿巴特 “在喀什噶尔城东二百里木什河北”。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1喀什噶尔河: 牌租阿巴特,“回语: 牌租,天赐也。阿巴特,犹阿尔巴特 (回语,欣幸之词)”。
又称“治世玄岳”牌坊。在湖北丹江口市西南武当山麓。即“治世玄岳牌坊”。
在今云南双柏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16嘉县:丙龙岩“在县(治今嘉街)北十里。岩高数丈,下有水, 自景东府流入境,下流亦入于卜门河”。
清初建,在北京外城虎坊桥西南。为清初著名学者徐乾学别业。
①亦作车崘山。当在今内蒙古阴山北。《魏书·高宗纪》:太安四年(458)十月,拓拔濬“北巡至阴山……辛卯,车驾次于车轮山,累石纪行”。②在今陕西柞水县南五里。《方舆纪要》卷54镇安县:车轮山“其水流为镇
即滁河入长江之口。在今江苏六合县东南。《宋史·高宗纪》: 南宋建炎四年 (1130) 十一月,“金人犯滁口”。
明置,属迁安县。为长城关口之一。在今河北迁安县东北冷口。地处燕山山脉青龙河支流冷口沙河谷道, 为控御要隘。《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冷口关在“县北七十里。明初,三卫贡道由冷口入。有关城……《志》云:东
在今云南澄江县东阙摩山。《清一统志·澂江府》:华藏寺“创自齐、梁时,林壑幽秀,有翠壁、丹崖、清泉、古树之胜”。又称华严寺,俗称支提寺。在福建省宁德市支提山双髻峰下。北宋开宝四年(971年)由吴越王钱俶
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置,治所在临贺县 (今广西贺县东南贺街镇)。《元和志》 卷37贺州:“贺水出州东北界,西流,又注临水,郡对临、贺二水,故取名焉。” 大业二年 (606) 废。唐武德四年(
①秦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冈上。西汉为广陵国治。东汉为广陵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邗江县。五代南唐又改江阳县为广陵县, 治所即今扬州市。北宋熙宁五年(1072)省入江都县。南宋
即胣肢州。治所在今四川汉源或石棉、甘洛县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