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王建墓

王建墓

在今四川成都市西郊三洞桥附近。王建为五代前蜀皇帝,死后葬此,称为永陵。明天启《成都府志》卷3:王建墓“在大西门外。有二石幢。旁有太后墓冢。右为人马甚伟”。1942年发掘,为圆形墓冢,封土高15米,直径80余米。内有随葬大量文物,其中有王建像石刻。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史称永陵。在四川省成都市西郊三洞桥侧。系五代前蜀主王建的陵墓。建于前蜀光天元年(918年)。封土呈圆丘形,高15米,直径80余米。墓室由14道石券构成,全长23.4米,高6.4米,宽6.1米。分前中后三室,各室有木门间隔。棺床位于中室,作须弥座式,两侧列置透雕十二半身力士像,作扶棺状。棺床东西南三面浮雕伎乐二十四人,除两人为舞伎外,其余各执琵琶、筝、鼓、笙、笛、钹等吹、打、弹、奏乐器二十二种,是一完整的宫廷乐队。伎乐四周及棺床以南均饰以龙凤、云纹、花卉图案。后室为御床,上置王建圆雕石刻坐像。1942年发掘,墓内出土的玉大带、哀册、谥册、谥宝、各种银器及铁猪、铁牛等,是研究唐和五代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建国后多次修葺,并扩大园林,建成王建墓博物馆(现称永陵博物馆)对外开放。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 建 墓


猜你喜欢

  • 石犀溪

    战国秦蜀守李冰开凿,沟通成都城南郫江与检江、市桥与笮桥之间溪流,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西南。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李冰“穿石犀溪于江南,命曰犀牛里。后转置犀牛二头:一在府市市桥门,今所谓石牛门是也;

  • 路山

    又名唐纠山。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东北。《汉书·地理志》 零陵郡都梁: “路山,资水所出。” 《水经·资水注》: “资水出武陵郡无阳县界唐纠山,盖路山之别名也。”

  • 黄姑岭

    在今浙江金华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93金华县: 黄姑岭“在县东北五十里。宋宣和中,方腊寇婺,邀败官兵于此”。古山名。在今浙江省金华市东北。北宋宣和中方腊败官兵于此。

  • 建阳侯国

    西汉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枣庄市旧峄县西四十五里南常乡。宣帝甘露四年 (前50)封鲁孝王子咸为建阳侯。东汉省。西汉甘露四年(前50年),宣帝封鲁孝王子咸为建阳侯,置侯国,治今山东省枣庄市南峄城西。

  • 哈剌丁站

    明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库尔河左侧。明 《辽东志》 卷9: 海西东水陆城站有狗站 “哈剌丁站”。后废。

  • 五龙场

    在今四川南充市西五十里礼乐乡。民国《南充县志》卷1:五龙场“在治西五十里五龙山下。亦清初老场,当顺蓬大道”。

  • 湖口县

    五代南唐升湖口镇置,属江州。治所即今江西湖口县。元属江州路,明、清皆属九江府。民国初属江西浔阳道。1926年直属江西省。在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西濒鄱阳湖,北邻安徽省,鄱阳湖在此注入长江。属九江市。面

  • 高阙州

    唐贞观二十一年 (647) 以铁勒斛薛部置,属燕然都护府。其地当在今蒙古国色楞格省东境哈拉河北。永徽元年 (650) 废,改置稽落州。

  • 旺草场

    即今贵州绥阳县东北旺草镇。清道光《遵义府志》 卷6绥阳县: 旺草场在 “城西北四十里”。

  • 东岸墟

    即今广东高州市东北东岸镇。清光绪《茂名县志》卷2:“北之西七十里东岸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