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桑
在今四川康定县西新都桥镇北下柏桑。清康熙四十年(1701)置白桑土百户。
在今四川康定县西新都桥镇北下柏桑。清康熙四十年(1701)置白桑土百户。
即今广东乐昌市西北罗家渡镇。《明史·地理志》 乐昌县: “西北有黄圃,又有罗家湾巡检司。”
北宋置,在今贵州从江县东北。崇宁四年(1105)于此置安口县及允州。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置,在今贵州龙里县西十七里。《明史·地理志》 龙里卫:“又西有长冲关。”
明永乐三年 (1405)置,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海拉尔河地区。《明太宗实录》: 永乐三年十月,“设海剌儿千户所,以来朝野人头目把秃等为千百户”。后废。明永乐三年(1405年)置,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
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北平山镇。清光绪《茂名县志》卷2:县治北“六十里石骨墟”。明、清平山巡司驻此。
在今贵州贵阳市东门月城上。始建于明万历间。历经修葺。至1981年全面修复。是一座九角三层的宝塔形建筑。两侧有配殿,前有联结配殿的斋房,在平面布局上构成一四合院。阁楼座落在宽厚高大的月城上,雄伟壮观。(
一名郭池。在今四川阆中市西南十里。《汉书· 地理志》 阆中县: “彭道鱼池在西南。”
1943年由临河县析置,治陕坝 (今内蒙古杭锦后旗驻地陕坝镇)。解放后1949年降为陕坝镇(县级)。1958年撤销,并入杭锦后旗。旧市名。1943年由临河县陕坝地区析置,故名。治陕坝(今内蒙古杭锦后旗
明置,属阆中县。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五里蟠龙山后。《明 一统志》 卷68保宁府: 锯山关 “在府城北盘龙山,为汉沔要冲之路”。
即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西北阿拉坦嘎达苏苏木)。民国间为察哈尔左翼镶白旗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