碉门水
即今四川天全县南之天全河。《舆地纪胜》卷147雅州: 碉门水 “发源有二: 其一自马鞍山; 其一自小鱼溪,东至始阳与荣经水合流,于多功峡与卢山水同注于平羌江”。
即今四川天全县南之天全河。《舆地纪胜》卷147雅州: 碉门水 “发源有二: 其一自马鞍山; 其一自小鱼溪,东至始阳与荣经水合流,于多功峡与卢山水同注于平羌江”。
一名乐山。在今湖北襄阳县西。《舆地纪胜》 卷82襄阳府: 独乐山,“盛弘之 《荆州记》 云:邓城西七里有独乐山,诸葛亮常登此山作 《梁父吟》”。
春秋邾邑。在今山东济宁市东。《左传》:昭公十九年(前523),“宋公伐邾,围虫”。同年,邾人、郳人、徐人会宋公,“同盟于虫”,即此。古邑名。春秋邾邑。在今山东省济宁市东。鲁昭公十九年(前523年),宋
亦作布勒哈齐淖尔、鄂毕淖尔。即今新疆精河县北艾比湖。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3: 喀喇塔拉额西柯淖尔 “东西百五十里,南北八十里,周四百余里。冬夏不盈亏,戽水于岸自然成盐,商贾运贩一升数钱,伊犁之境
亦作斡难河。即今蒙古国及俄罗斯境之鄂嫩河。《元史·镇海传》:“初以军伍长从太祖同饮班朱尼河水,与诸王百官大会兀难河,上太祖尊号曰成吉思皇帝。”
明洪武十年 (1377) 降彭州置,属成都府。治所即今四川彭州市。清康熙七年 (1668) 废,雍正六年 (1728) 复置。民国初属四川西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93年改设彭州市。古旧县名。
明置,即今浙江武义县东北茭道乡。《明史·地理志》 武义县: “有茭道市。” 《方舆纪要》 卷93武义县: 茭道市在 “县东北三十里。旧置道山驿于此,洪武十四年改曰茭道驿”。即今浙江省武义县东北上茭道。
在今江西上饶县南。《清一统志·广信府一》:岑阳岭“在上饶县南百里。岭势峥嵘,上侵云表,江闽自此分界”。岭有岑阳关。
简称海朗所。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 置,属广海卫。在今广东阳东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101海朗所: “在阳江县东南五十里。……有城,周四里有奇。城据海朗山上,因名。下临海,亦曰镇海山,与双鱼所并
①西汉置,属丹阳郡。治所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七十里灌口乡石城村。西晋属宣城郡。南朝梁属南陵郡。隋开皇九年(589)废入南陵县。②十六国后燕置,为石城郡治。治所在今辽宁建昌县西。《资治通鉴》:东晋隆安元年
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盖州。治所在今山西陵川县西南附城镇盖城村。贞观九年 (635)废入晋城县。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析高平县置,治今山西省陵川县西南盖城。属盖州。九年省入晋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