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的克藏布河
一名迷梯克藏布江。即今西藏嘉黎县西南麦地藏布。《清一统志·西藏》 “噶尔招木伦江”条载:“米的克藏布河,源出卫之墨鲁公噶城东北二百七十余里米的克池,南流三百二十余里,与达穆河会于蓬多城南,二水合而为一,乃名噶木招木伦江。”
一名迷梯克藏布江。即今西藏嘉黎县西南麦地藏布。《清一统志·西藏》 “噶尔招木伦江”条载:“米的克藏布河,源出卫之墨鲁公噶城东北二百七十余里米的克池,南流三百二十余里,与达穆河会于蓬多城南,二水合而为一,乃名噶木招木伦江。”
1915年析绥来县置,属新疆迪化道。治所在今新疆克拉玛依市东南小拐乡附近。1916年改属塔城道。1930年属迪化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1957年移治三道河子(今沙湾县)。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天山北
在今贵州麻江县西北。《清一统志·都匀府》: 新牌寨 “在清平县东。《黔记》: 县南门官道十六里,至杨义、新牌等砦,其左有养古、六洞等砦”。
在今广东曲江县东北大塘镇新塘村蛇岭。建于北宋,为七层八角楼阁式砖塔。现存六层。
即今陕西铜川市漆水河。源于铜川市北柳林沟,南流折西南至耀县会沮河。《资治通鉴》:东晋太元九年(384),“后秦军中无井,秦人塞安公谷,堰同官水以困之”。《清一统志·西安府一》:“按铜官水在西,漆水在东
即今吉林龙开市西北老头沟镇。清光绪《珲春境内村屯里数》:官道口“再北老头沟,至城三百里,至官道口十里”。为延吉赴省会吉林驿道:天图铁路经此。镇北山坡上有侵华日军野蛮屠杀中国矿工的“万人坑”纪念馆。
即大雅口。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八十五里雅口乡。清为土都司驻地。民国时设县佐。
即今四川成都市东北三十里天回镇。《宋史·石普传》:咸平三年(1000),“会王均叛,以为川峡路招安巡检使,佐雷有终率诸将进讨。至天回镇,贼出拒战,普领前阵, 力击破之”。即此。集镇名。在四川省成都市金
又名绛云露山、雪山。即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东北轿子山。明、清时称乌蒙山。《明一统志》卷87武定军民府:乌蒙山“在禄劝州东北三百里, 一名绛云露山,北临金沙江。山有十二峰,耸秀为一州诸山之冠。八九月
地区名。(1)元、明时广西称左右二江(即郁江、黔江)流域为两江。两江多瑶、僮(壮)族聚落,称两江溪洞。元置两广两江道宣慰司。(2)清初江南、江西二省合称“两江”。康熙后,江南虽已分江苏、安徽二省,但统
在今贵州黎平县北五里。《方舆纪要》 卷121黎平府: 敛材溪 “出府东北六十里之敛材山,西流经太湖山北而入于宝带江”。《清一统志》 作 “敛村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