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路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改绍兴府置,二十一年 (1284) 后属江浙行省。治所在山阴、会稽二县(今浙江绍兴市)。辖境相当今浙江浦阳江 (浦江县除外)、曹娥江流域和余姚、慈溪二市西部。至正二十六年 (1366) 朱元璋改为绍兴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绍兴府置,治所、辖境同绍兴府。属江浙行省浙东道宣慰司。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复改为府。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改绍兴府置,二十一年 (1284) 后属江浙行省。治所在山阴、会稽二县(今浙江绍兴市)。辖境相当今浙江浦阳江 (浦江县除外)、曹娥江流域和余姚、慈溪二市西部。至正二十六年 (1366) 朱元璋改为绍兴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绍兴府置,治所、辖境同绍兴府。属江浙行省浙东道宣慰司。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复改为府。
明永乐八年(1410)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江支流伊曼河流域。后废。明永乐八年(1410年)置,治所今址不详,辖境约当今俄罗斯乌苏里江以东伊曼河流域。后废。
澳门的别称。因其地有阿妈神庙,故称阿妈港或妈港。澳门的别称。因其地有阿妈神庙,故称阿妈港或妈港。外国称澳门为Macao,即由此而来。
即今嫩江支流雅鲁河。明置阮里河卫以此名。
①在今江苏铜山县南七十里。《隋书·地理志》: 彭城有徐山。②在今江苏邳州市北。《博物志》 卷7: 徐偃王“为楚所败,逃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百姓随之者以万数,后遂名其山为徐山”。《隋书·地理志》 下邳郡
在今甘肃通渭县南牛谷河上。《方舆纪要》卷59巩昌府通渭县:华川关“在县南华川水上”。华川水为今牛谷河。
在今湖南凤凰县北百余里。地势幽险。清乾隆末征苗时,吴陇登等诱执吴八月于此。
即今四川苍溪县东北之东河。《水经·漾水注》:“汉水又东南,得东水口, 水出巴岭,南历僚中,谓之东游水。李寿之时,僚自牂柯北入,所在诸郡,布满山谷。其水西南,径宋熙郡东,又东南径平城东, 又东南,径巴西
在今安徽歙县东北王玕村。明置巡司于此。《清一统志·徽州府二》:王干寨“在歙县东百二十里昱岭,东接浙江昌化县界, 旧有巡司”。
①在今河北乐亭县东北二十里。《十六春秋·后赵录·石虎传》:建武六年(340),石虎将讨慕容皝“具船万艘, 自河通海,运谷豆千一百万斛于安乐城, 以备征军之调”。②在今河北昌黎县西南。石赵筑城置镇于此。
亦称晋绥边区。包括山西西北部和绥远 (后并入内蒙古自治区) 东南部广大地区。东起平绥 (今京包铁路)、同蒲铁路,西至黄河,南迄汾 (阳) 离 (石) 公路,北达绥远之包头、百灵庙、武川、陶林。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