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贺江

贺江

①又名封溪水、临贺江。即今广西贺县南之贺水。《舆地纪胜》 卷123贺州: 贺水 “其源出于富川县,地名石龙冷溪岩,分两派: 一自石龙山背北至于道,复西入于昭,东流为贺江,即 《九域志》 所载龙溪水也,亘郡城合桂岭水,至三江口,三江谓贺江、梧江、封江,南历封康、瑞,达羊城入于海”。《宋史·南汉刘氏世家》: 北宋开宝三年 (970),潘美等征南汉,“九月美与崇珂围贺州。……美等督战舰, 声言顺流趋广州, 令都统潘崇彻将兵五万屯贺江”。即此。

②即今广西贺县东北大宁河。《水经·温水注》:贺水 “出东北兴安县西北罗山,东南流径兴安县西。……贺水又西南流至临贺郡东,右注临水”。


古称建水、封水(溪)。又称临贺水。西江支流。在粤、桂两省区边境。《粤中见闻》:“贺,锡也。其县出锡,故名贺。”贺江亦以此得名。《资治通鉴》五代唐天成三年(928年),楚军围封州(治今封开东南)。南汉主遗将“至贺江”,大败楚军,即此。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黄沙岭,流经钟山、贺州等县市入广东省,在封开县入西江。长346千米,流域面积1.15万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渔涝河、东安河等。中、上游建有龟石、合面狮等水库和电站。沿江两岸多用材林及果木等经济林。


猜你喜欢

  • 祝融峰

    在今湖南衡阳市南岳区西北部。为南岳衡山最高峰。海拔1290米。传说上古祝融曾游息于此,故名。《清一统志·衡州府一》: 祝融峰 “上有青玉坛,方五丈。湘水环带山下,五折而北去。峰颠有风穴,东有望日台,西

  • 荆门县

    唐贞元二十一年 (805) 置,属江陵府。治所即今湖北荆门市。唐末废。明洪武九年(1376) 改荆门州复置,属荆州府。治所即今荆门市。十三年 (1380) 复改为荆门州。1912年废州为荆门县,属湖北

  • 龙津桥

    旧名通阛桥。宋建,在今福建龙岩市城南门外。明永乐间改名龙津桥。

  • 冷地峪寨

    在今甘肃岷县西五十五里冷地口。《明一统志》卷37岷州卫“曹家寨”条下:“自是而西又有中寨、野狐桥、冷地峪三寨。”

  • 平阴

    ①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平阴县东北三十五里。《左传》:襄公十八年(前555),晋会诸侯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即此。②亦称阴。春秋周邑。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黄河南岸。《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前519),

  • 神策军

    唐天宝十三年 (754) 哥舒翰置,在今甘肃卓尼县西洮河南岸。后废。唐天宝十三载(754年)置,治磨禅川(今甘肃临潭县西南)。属洮州。后废。

  • 安吉里克河

    在今哈萨克斯坦东部萨瑟科尔湖南。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5:安吉里克河“当博罗塔拉河之北,出安吉里克岭东麓,北流六十余里有胡克多赖山西水,西北流来汇,北入(阿拉克图古勒)淖尔”。

  • 峣关

    即今陕西商州市西北牧护关。《汉书·高帝纪》: 秦二世三年 (前207),沛公攻武关入秦,“子婴诛灭赵高,遣将将兵距峣关……沛公引兵绕峣关,逾蒉山,击秦军,大破蓝田南”。北周武成元年(559) 移置青泥

  • 东三铺

    即今安徽宿州市东三铺乡。明嘉靖《宿州志》卷1:州南闵孝乡有东三铺集。清光绪《宿州志》卷3:东三铺集“至城三十里”。

  • 虎泽

    在今内蒙古达拉特旗东南。《汉书·地理志》 西河郡谷罗县: “武泽在西北。” 唐讳虎,故谓之武泽。《后汉书·梁慬传》: 永初三年 (109) 南单于反,围中郎将耿种于美稷。四年,慬将兵赴援,“虏遂引还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