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里县
1927年置,属云南普洱道。治所即今云南景洪市。1929年直属云南省。1953年撤销,并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旧县名。1929年由普思沿边行政总局第一区改置,治景德(车里,今云南省景洪市驻地景洪镇)。1954年撤销,分设区级版纳景洪、版纳勐龙、版纳勐养、版纳勐旺。1957年合并改为版纳景洪(县级),驻地不变。1960年改名景洪县。
1927年置,属云南普洱道。治所即今云南景洪市。1929年直属云南省。1953年撤销,并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旧县名。1929年由普思沿边行政总局第一区改置,治景德(车里,今云南省景洪市驻地景洪镇)。1954年撤销,分设区级版纳景洪、版纳勐龙、版纳勐养、版纳勐旺。1957年合并改为版纳景洪(县级),驻地不变。1960年改名景洪县。
在今广东南海市东北盐步镇。《清一统志·广州府》: 神安巡司 “在南海县 (今广州市) 西南盐步堡。本名秘冲寨,明洪武三年置”。
明置,属寻甸军民府。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南易隆。后废。
又名袁墓山。或作玄墓山、元墓山。俗名光福山。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光福镇附近。相传汉有邓尉隐此,故名。民国《吴县志》卷19:“玄墓山在邓尉山东南六里,本为一山,北称邓尉,而南称玄墓也。相传东晋青州剌史郁泰玄
即白沟水。在今安徽萧县南。自梧桐陂北流入古获水。《水经· 获水注》: “猚水又东,净净沟水注之。水上承梧桐陂,西北流,即刘中书澄之所谓白沟水也。又北入于猚,俗名之曰净净沟也。”
即今河北霸州市东南六十六里辛章村。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6霸州图:东南有辛张。
亦作金家楼。在今河南虞城县南。清光绪《虞城县志》 卷16: 同治元年 (1862),“教匪郜守正盘踞商丘金家楼”。即此。在今河南省虞城县南。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郜永清等领导白莲教起义于此。
在今安徽泾县东南六十里茹麻岭口,南通旌德县。明置巡司于此。
宋大理置,属威楚府。在今云南思茅市西南六十二里官房。元属元江路。明废。大理国置,在今云南省普洱县南思茅镇西南官房。元属元江路。后废。
唐置,故址在今山西新绛县北。《旧唐书·食货志》:唐大历四年(769),“关内道铸钱等使、户部侍郎第五琦上言,请于绛州汾阳、铜原两监,增置五炉铸钱”。即此。唐代著名钱监之一。在今山西省新绛县北。《旧唐书
元至元二十三年 (1286) 降英德路置,属江西行省。治所在真阳县 (今广东英德市)。辖境相当今广东英德市及翁源县地。大德四年 (1300) 复改英德路。至大初又降为英德州。明洪武二年 (1369)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