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圣川西城
即今河北阳原县城。明天顺四年(1460) 筑城。《方舆纪要》 卷18万全都司: 顺圣川西城,“ 《边防考》: 成化十九年小王子寇大同诸堡,长驱入顺圣川,散掠蔚、朔诸州,因设南路参将驻顺圣西城,辖东、西城及蔚州境深井、滹沱、黑石、桃花等堡,本路阻山带河,为紫荆、倒马之障蔽”。
元弘州城,明洪武中省。天顺四年(1460年)筑城改称顺圣川西城。即今河北省阳原县。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改置为西宁县。
即今河北阳原县城。明天顺四年(1460) 筑城。《方舆纪要》 卷18万全都司: 顺圣川西城,“ 《边防考》: 成化十九年小王子寇大同诸堡,长驱入顺圣川,散掠蔚、朔诸州,因设南路参将驻顺圣西城,辖东、西城及蔚州境深井、滹沱、黑石、桃花等堡,本路阻山带河,为紫荆、倒马之障蔽”。
元弘州城,明洪武中省。天顺四年(1460年)筑城改称顺圣川西城。即今河北省阳原县。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改置为西宁县。
亦作潦池。在今新疆库车县东。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 卷117 《西域土地人物略》: “榻子河西十里为古克兀城。城北有雅斯雅河,城南有潦池。”
即今安徽六安市东南之洪山。《方舆纪要》卷26六安州: 洪家山 “在州东南七十里。有寨。四周石崖险峻。宋绍兴中,有洪氏率里民保聚于此”。古山名。在今安徽省六安市东南。南宋绍兴中,有洪氏率乡民筑寨保聚此山
即今河北怀安县治。元设柴沟营。明正统初筑堡,嘉靖中设参将于此。清设守备于此,雍正中改置都司。1949年怀安县治由怀安镇迁此。明正统二年(1437年)筑,在今河北省怀安县柴沟堡镇。
即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北吉兰泰盐池。《清一统志·宁夏府》:盐池“有吉兰泰盐池”。清张穆《蒙古游牧记》卷11:“定远城北有盐池,所谓吉兰泰池也。”周百余里,盐极丰富,池畔凝盐, 自二尺至六尺
在今甘肃成县城西南隅。《方舆胜览》 卷70同庆府: 裴公湖 “旧传乃裴冀公 (即裴守真) 牧蜀日所开,上有湖山堂”。
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绛县东南。《左传》: 庄公二十五年 (前669), “晋士使群公子尽杀游氏之族,乃城聚而处之。冬,晋侯围聚,尽杀群公子”。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
①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北江口镇。明初移迎仙寨巡司治此。②即大黄江口。在今广西桂平县东北五十里江口镇。清咸丰元年(1851),洪秀全在金田起义后,东进攻占其地。(1)古地名。在今福建省莆田市东北。明初于此改
在今河北河间市北二十里。清于此设把总。
即今安徽滁州市东南清流河西岸乌衣镇。《清一统志·滁州》:乌衣镇“在州东南三十五里”。在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东南部。面积168平方千米。人口4.14万。镇人民政府驻乌衣街,人口 6000。得名有二说:一说
1949年7月当地解放后由宜昌县城区及近郊析置,治所即今湖北宜昌市。简称宜。在湖北省西南部,南邻湖南省。面积 21038 平方千米(市辖区 4248 平方千米)。人口396.8万(市辖区120.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