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马岭

马岭

①在今河北邢台县西北。《资治通鉴》:唐天祐三年(906),“李克用遣其将李嗣昭将三千骑攻邢州……(朱)全忠遣右长直都将张筠将数千骑助(牛)存节守城,筠伏兵于马岭,击嗣昭。败之,嗣昭遁去”。《方舆纪要》卷15顺德府邢台县:马岭“府西北百三十里。其地峻险,有马岭口,为戍守要地”。

②在今山西昔阳县东南七十里,与和顺县及河北邢台县交界处。《清一统志·平定州》:马岭“在州乐平乡东南一百里,旧有关,接直隶顺德府邢台县界,五代末为守险之地”。

③在今山西太谷县东南四十五里,与榆社县交界处。《新唐书·地理志》 太原府太谷县:“东南八十里马岭上有长城。”《资治通鉴》:唐光化二年(899),葛从周救魏博镇,“自土门攻河东,拔承天军。别将氏叔琮自马岭入,拔辽州乐平,进军榆次”。

④即今四川叙永县北马岭乡。清嘉庆《叙永直隶厅志》卷11:马岭场“在县北七十五里”。


(1)即今山西省太谷县东南马岭。唐光化三年(900年),李克用遣李嗣昭自马岭而东与汴军争邢洺,即此。(2)在今河北省邢台市西北。其地峻险,为戍守要地。唐天祐三年(906年),河东将李嗣昭攻邢台,朱全忠将张筠引兵助守州城,因设伏于马岭,击败李嗣昭,即此。


猜你喜欢

  • 护时犍国

    唐西域国名。都城在遏蜜城(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北席巴尔甘南)。龙朔初置奇沙州都督府于此。西域古国名。又作胡实犍国。(《大唐西域记》)。《新唐书·地理志》作护时犍国。国都在遏密城(今阿富汗北境希巴尔甘南)。

  • 石子营

    明置,在今贵州铜仁市北三里。《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铜仁县:石子营在“府北三里……皆为要地”。

  • 法特哈门

    又作巴延鄂佛罗边门。清置,在今吉林舒兰市西北法特镇。《清一统志·吉林二》: 法特哈边门 “在吉林城北一百七十里。一名巴延鄂佛罗。由吉林至白都讷、黑龙江之道也”。

  • 三阳湖

    在今湖北仙桃市西南沔城镇西二里。《舆地纪胜》卷76复州:三阳湖“在玉沙县西二里。东曰朝阳,南曰南阳,北曰水阳,故曰三阳”。即“昭阳湖”。

  • 梁德郡

    南朝梁置,属高州。治所在梁德县 (今广东信宜县东北)。辖境相当今广东信宜县北部地。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废。南朝梁置,治梁德县(今广东信宜市东北),属高州。辖境相当今广东省信宜市一带。隋开皇时

  • 章城门

    又名章门、光华门、便门。汉长安城西面南头第一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雁秋门村东南二里。《汉书· 五行志》: 成帝元延元年 (前 12)正月,“长安章城门门牡自亡”。注引晋灼曰: “西出南头第一门也。”

  • 临卡石

    在今四川巴塘县东北。清雍正七年(1729) 置临卡石土百户。

  • 隆务寺

    藏语全称为隆务德钦曲科尔朗。始建于元大德五年 (1301)。明洪武三年 (1370) 取名为隆务仓。嗣后,佛教僧侣散木丹仁钦主持正式建成隆务寺。在青海同仁县城旁,是安多地区格鲁派大寺院之一。在青海省同

  • 即郱。春秋纪地。在今山东临朐县东南三十里。《汉书·地理志》 齐郡临朐县注: “应劭曰: ‘临朐山有伯氏骈邑。’”古邑名。又作郱,春秋纪邑,后为齐国大夫伯氏邑。在今山东省临朐县东南。所谓管仲夺伯氏骈邑三

  • 吕巷镇

    旧名璜溪。即今上海市金山县南吕巷镇。以元时吕姓居此得名。清时有把总驻守。在上海市金山区中部偏西。面积32.9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吕巷,人口 3000。相传元代吕姓居此,故名。清光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