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亭县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安陵县置,属桂阳郡 (后改郴州)。治所在今湖南永兴县西南五十里高亭乡。北宋熙宁六年 (1073) 改为永兴县。
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以安陵县改名,治今湖南省永兴县西南高亭司。以县东高亭山为名。属桂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属郴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改名永兴县,并移今湖南省永兴县。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安陵县置,属桂阳郡 (后改郴州)。治所在今湖南永兴县西南五十里高亭乡。北宋熙宁六年 (1073) 改为永兴县。
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以安陵县改名,治今湖南省永兴县西南高亭司。以县东高亭山为名。属桂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属郴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改名永兴县,并移今湖南省永兴县。
①在今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东六里。《方舆纪要》卷17抚宁县:欢喜岭,“一名凄惶岭。言戍辽者去而悲,还而喜也”。古为关内外驿路必经之地。《明一统志》卷25辽东都司:欢喜岭“在广宁前屯卫西七十五里”。②即今
在今北京故宫乾清门内。明永乐十八年(1420) 建,为宫中内廷正殿之一,曾多次焚于火。清重建。为明代及清初皇帝居住并处理政务之处。雍正后移居养心殿,但仍于此处理政务。清 《日下旧闻考》 卷13: “乾
北魏孝明帝于南由谷口置,属武都郡。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县西北一百二十里香泉镇。西魏大统四年 (538) 废为镇。北周大象二年 (580) 复置,属安夷郡。移治今宝鸡县西北县功镇东南十里。隋属扶风郡。唐武德
土名高岩关。明正德中置,属渠县。在今四川渠县北五里龙骧山。
金兴定元年 (1217) 改河南府置,建号中京。治所在洛阳县 (今河南洛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渑池县以东,巩义、登封二市以西,北起黄河,南至伊川县地。元改为河南府路。金兴定元年(1217年)改河南府置
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水经·江水注》:江水 “又东径忌置山南。山东即隐口浦矣”。
即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姚集乡。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睢宁县西北有 “姚集”。
金置,属邹平县。在今山东邹平县西北。蒙古宪宗二年 (1252) 改置济东县。
亦名思贤场。即今四川安岳县南三十里思贤乡。清道光《安岳县志》卷7:马家场“在治南三十里”。
五代南唐升元三年 (939) 改赤乌场置,属江州。治所即今江西瑞昌市。《舆地纪胜》 卷3瑞昌县: “ 《晏公类要》 云: 本吴赤乌场地。按 《吴志》,孙权时有赤乌见于此,故名。” 元属江州路。明、清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