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居河
今蒙古国东部之克鲁伦河。一说在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上源一带,近和林(哈拉和林)。《元史·泰定帝纪》:英宗硕德八剌被杀后,“诸王按梯不花及也先铁木儿奉皇帝玺绶,北迎帝(也孙铁木儿)于镇所。九月癸巳,即皇帝位于龙居河”。
今蒙古国东部之克鲁伦河。一说在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上源一带,近和林(哈拉和林)。《元史·泰定帝纪》:英宗硕德八剌被杀后,“诸王按梯不花及也先铁木儿奉皇帝玺绶,北迎帝(也孙铁木儿)于镇所。九月癸巳,即皇帝位于龙居河”。
即曹水。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水经·河水注》:曹水“出南山,北径曹阳亭西。陈涉遣周章入秦, 少府章邯斩之于此。魏氏以为好阳”。《史记·陈涉世家》 索隐引小颜云:“魏武帝谓之好阳。”
①即今四川大邑县东、崇州市西南干溪河。《资治通鉴》:唐中和二年(882)六月,阡能与官军“大战于干溪,官军大败”。即此。②在今贵州长顺县北。《方舆纪要》卷121金筑安抚司“麻线河”条下:“干溪在司南五
即临振郡。治所在宁远县(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崖城镇)。《新唐书·地理志》 振州延德郡:“本临振郡,又曰宁远郡,天宝元年更名。”
即今天津市宝坻县东南六十四里八门城镇。清乾隆《宝坻县志》卷6:“八门城、小塔沽庄皆县东南六十里。”在天津市宝坻区东南部、箭杆河南岸。面积77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八门城,人口 3200。
即今福建上杭县东南太拔。1933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代英县治此。
在今江苏昆山市东南金渎里。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 人称震川先生。昆山人。明代散文家。墓地方广五亩多,墓有二冢,东冢为其高祖南隐公暨配俞氏之墓,西冢为归有光及配魏氏、王氏之墓,曾孙归庄墓附
元改羁縻上隆州置,属来安路。治所在今广西百色市西北。明废。
在今四川资阳市南沱江东岸。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资阳县:飞虹铺“在县东二十里”。
在今四川珙县南四十五里。明置巡司于此。《明史·地理志》 珙县: “南有盐水坝巡检司,后迁歇马堡,仍故名。”
①五代梁贞明初改鼎州置,治所在今陕西富平县东北美原镇。辖境相当今陕西富平县东北部地。后唐改为美原县。②金泰和八年 (1208) 置,治所在方城县 (今河南方城县)。辖境相当今河南方城、叶县、舞阳三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