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内寺伯

内寺伯

宦官名。隋朝内侍省置二员,正九品上;唐朝加至六员,正七品下。掌纠察宫内不法。


官名,隋唐皆置,属内侍省。《新唐书·百官二·内侍省》:“内寺伯六人,正七品下。掌纠察宫内不法,岁傩则涖出入。”

猜你喜欢

  • 禁苑啬夫

    官名,秦汉置,掌禁苑。禁苑是专供君主游猎的地方。秦昭王时有禁苑五处,每苑设啬夫一人,掌管苑事。见《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远离京城的禁苑,由县代管。见《睡虎地·秦简》。汉禁苑也置啬夫。官名。禁苑是直属朝

  • 上军将军

    官名。西晋王国置。其中大国领兵千五百人,次国领兵二千人。南朝宋、齐沿置。

  • 左右阁都尉

    官名,汉朝齐置,掌宫阁屯卫兵。《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秦)信谓左右阁都尉曰:意以淳于同马病为何?”

  • 云垒丞

    官名。西汉属左冯翊,为云垒长副职。官名,汉置,为云垒长之佐官,助云垒长掌高垒。参看“云垒”、“云垒长”条。

  • 都坐大官

    即北魏时“中都坐大官”、“内都坐大官”、“外都坐大官”的泛称。

  • 油工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色下大夫油工中士佐官,正一命。

  • 归德郎将

    官名。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置,从五品下,武散官,授归唐少数民族政权将领。武散官名。唐置,专授给少数民族首领,秩从五品下。

  • 加官

    指官吏于本职之外所加领的其它官衔。汉朝凡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所加或列侯、将军、卿大夫、将、都尉、尚书、太医、大官令至郎中,无员,多至数十人; 给事中所加或大夫、博士、议郎、掌顾问应对

  • 时务策

    论时政的对策。唐朝科举考试,明经科,先帖文,后口试问经义,再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科,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

  • 北院将军

    官名,辽朝置,属北面官,掌部族军马及征战。见《辽史·百官志一》,参看“北院”条。官名。辽置, 见“北院详稳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