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平北将军

平北将军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中曹操置 《三国志·张燕传》: “太祖将定冀州,燕遣使求佐王师,拜平北将军,率众诣邺。”魏晋时多兼镇守地区的刺史,统管军、政事务,与平南、平东、平西将军合称四平将军。在南朝及北朝前期地位仍较高,北朝后期渐成为无职掌的散官。三国魏、晋、南朝宋皆定为三品,梁武帝天监七年(508)改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班,普通六年(525)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班,陈拟三品,比秩中二千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职员令定为从二品上,太和二十三年复次职令,定为三品,北齐仍三品,北周定为正七命。隋初列为散号将军,降为从六品上,炀帝大业三年(607)罢。


杂号将军名,东汉末年曹操置,凡将军皆掌帅军征伐。《三国志·魏书·张燕传》:“太祖将定冀州,燕遣使求佐王师,拜平北将军。”其后,魏晋沿置,且多兼刺史,总管军政事务。南北朝也置,隋炀帝时罢。

猜你喜欢

  • 大理院卿

    官名。清朝置大理院,其官有正卿和少卿。正卿掌申辩冤枉,审判定罪,解释法律,监督各级审判,统一法权。少卿为卿之佐官,为副长官。见《清史稿·职官六》。

  • 直接税署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财政部前期置直接税处,于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改处为署,以署长为主官,其职掌在推行各种直接税(所得税、非常时期过分利得税、遗产税),并兼办营业税及印花税的征收。本署在各省区的

  • 司虞中郎将

    官名。十六国后赵置。《魏书·羯胡石勒传》: “(石虎)遣司虞中郎将贾霸率工匠四千,于东平冈山造猎车千乘。”

  • 圆明园护军营掌印总统大臣

    即“圆明园八旗内务府三旗护军营掌印总统大臣”。

  • 免职

    公务员降罚方式之一。国民党政府在抗战时期规定,公务员考绩总分数不满五十分者,予以免职处分;平时考绩时有三次大过者,也予以免职,并得视其情节依法交付惩戒。

  • 铸工中士、下士

    官名。北周冬官府司金中大夫所属有铸工中士,正二命;铸工下士,正一命。掌铸造器物。

  • 勾覆官

    官名。唐朝左右神策军置,武宗会昌五年(845) 定置一人,由中书门下依资拟注。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前,三部勾院皆置,勾稽天下所申三部金谷百物出纳帐籍,任职五年无过犯可出为左、右班殿直

  • 左推案

    见“左右推案”。

  • 公府直兵曹

    公府诸曹之一,见“公府中直兵曹”。

  • 官人

    ① 泛指官吏。《荀子·强国》: “官人益秩,庶人益禄。”② 以官委人。《左传·襄公十五年》:“官人,图之急也。”③唐朝指有官职的文士。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一女怜之,必嫁官人,不以与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