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枢密院编修司

枢密院编修司

官署名。宋朝枢密院置,随事置编修官,或以枢密院官兼充。神宗熙宁三年(1070)编修《经武要略》,兼删定诸房例册。哲宗绍圣四年(1097)编修刑部、军马司事。徽宗政和七年(1117)编修《北边条例》。南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编修《中兴经武要略》,又另置详复官。


官署名。宋置,属枢密院。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编修《武经要略》,兼删定诸房例册;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编修刑部、军马司事。编修官均随事设置,无固定员额;或以枢密院官兼任。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编修《北边条例》,又另置详复官。

猜你喜欢

  • 巡防队哨长

    官名。清末各省巡防队各哨副长官。光绪三十一年(1905)后改各省旧军为巡防队。三十三年定制,分五路驻防,每路辖步马队若干营,营辖中、左、右三哨。每哨设哨长一人为副长官,佐哨官管理全哨事务。

  • 陆军部左参议

    官名。清末陆军部之职官。光绪三十二年 (1906) 设。正四品。掌核议本部及军队学堂、局、厂章制等事。宣统二年 (1910) 撤。

  • 司竹副监

    官名。唐朝司农寺司竹监次官,置一员,正八品下。

  • 检讨官

    官名。宋朝讲议司、修政局、实录院皆置,在本部门负责检验故事,进行研究。

  • 下名开拆官

    吏职名。南宋置,属临安府。

  • 庙长

    官名。南朝梁诸王国置。北齐除皇子王国外,其余王国及公侯国皆置。隋因之,每王国置一人。

  • 总署大臣

    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

  • 御府令

    官名。御府长官,两汉秩六百石,任用宦者。三国、西晋、南朝亦置,用士人。参见“御府”。官名,汉置,为御府长官,西汉掌衣服、金钱、刀剑、玉器等珍玩之物;东汉掌使官婢做宫中衣服及补洗等事。秩六百石。有丞、织

  • 功德司正使

    官名。西夏功德司长官,掌司事。

  • 内厩局

    官署名。南朝梁、陈置,掌东宫用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