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牛录额真

牛录额真

满语官名。意为“箭主”。满族早期出兵或狩猎时按族党村寨结队,每人出箭一支,每十人立一长,称“牛录额真”。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 (1601) 将每三百人编为一牛录,设牛录额真统之,始为正式官名。后金天聪八年 (1634) 改称“牛录章京”。清顺治十七年 (1660),定汉名为“佐领”。


官名,即“佐领”。起初,满族出兵或打猎,按家族村寨组织队伍,每十人选一首领,称牛录额真。后来努尔哈赤定三百人为一牛录,作为基本的户口和军事编制单位,设一牛录额真掌管。自此,牛录额真才正式成为官名。清太宗天聪八年,改称牛录章京,汉译为佐领,掌管所属的户口、田宅、兵籍等。

猜你喜欢

  • 外府正卿

    官名。即太府卿,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 复名太府卿。

  • 营都督

    官名。三国蜀、吴皆置。统军营事务。将军不在时,代行其事务。官名,三国蜀吴皆置,掌统军营事务,将军不在时,则代行其职事。

  • 骠骑

    骠骑大将军、骠骑将军简称。将军名号。骠骑,也写作票骑。《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元狩二年春,以冠军侯去病为骠骑将军。”《正义》:“《汉书》云:霍去病征匈奴有绝幕(漠)之勋,始置骠骑将军,位在三司上,

  • 金融监理局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成立后,于国民政府财政部置金融监理局,监理全国关于金融行政上一切事宜。内部分设三课;第一课,掌握审核银行的章程则例,检查银行业务及财产事项,监督银行纸币的发行及准备事项,关于银行其他

  • 三百石长

    三百石长,犹言三百石俸的县长。《史记·田叔列传》:“(任安)除为三老,举为亲民,出为三百石长,治民。”《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減万户为长,秩

  • 燕京统军司

    即“南京统军司”。

  • 中尚食典御

    官名。北齐中尚食局长官,员二人,属中侍中省。负责皇帝的饮食事务,以宦官担任。从五品上。

  • 丞簿

    官名合称,即丞和主簿。丞为副长官,为长官之佐,协助长官掌职事。主簿,掌文书簿籍及印鉴等。参看“丞”、“主簿”条。

  • 且渠

    匈奴官名。秦汉时匈奴自左右贤王以下分二十四部,部各置官属。且渠与日逐、当户等诸官号各以权力优劣、部众多寡为高下次第。官名,秦汉时匈奴官名,位在当户下。《汉书·匈奴传上》:“诸二十四长,亦各自置千长、百

  • 忠翊校尉

    官名。金代武散官正八品下称忠翊校尉,元代为正七品初授之阶。见《金史·百官一·武散官》、《元史·百官七·武散官》。武散官名。金始置,秩正八品下。元沿置,升秩为正七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