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路镇抚司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兼掌西北诸部军民。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兼掌西北诸部军民。
官名。为行人司的副长官,见“行人司”。
官署名。元末朱元璋置,设少监、监丞,管理医药。吴元年(1367)改名“太医院”。官名。汉代少府所属太医令之下的御医之一,见《汉书·外戚传》。
官名。宋置,为御药院的主官。见“御药院”。
官名。又称委署库长。清朝内务府武备院之属官。南鞍、北鞍、甲、毡四库各设一人。正六品。协掌各库事务。
官署名。金置,掌镇抚人民、讥察边防军旅之事,仍专管猛安谋克,教习武艺及令本土纯愿风俗不致改易。其官有使,正三品;副使正四品;签按察司事,正五品;知事兼安抚司事,正八品;知法员,从八品等。见《金史·百官
官署名。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置,隶枢密院,掌广南西路边防及两浙路吏卒,兼行招军捕盗赏罚之事。宋枢密院属吏办事诸房之一。掌办招军捕盗赏罚,广南西路边防及两浙路吏卒。而禁军转员,则各随其房
官名。辽朝置,属北面官。长宁宫都部署司长官。
即“甲喇章京”。
官署名。明朝南京大理寺的省称。因与北京大理寺相别,故名。
参见“住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