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铁路警察署

铁路警察署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在各铁路局设置警察署,掌理全路警务,其名称按驻在路的名称,定名为铁道部直辖路警管理局派驻某某铁路警察署,直隶于路警管理局,并受驻在路局的指挥监督。署内得设总务、行政、司法、督察各股。总务股掌文件收发、翻译、缮校、编存、典守印信,员司长警的考绩、进退及差假,服装、警械、统计、会计、庶务等事项。行政股掌长警的调遣配备,路防的规划,路产路料及行车客货的警卫保护,灾变消防,清洁卫生及防疫,路警教育等事项。司法股掌违禁案件的处分,刑事案件的侦查、移送,违章违禁的处置,路有物品、材料被窃的侦缉,事变伤亡的救济,无主物的处置,拘留所的监查等事项。督察股掌勤务的监督,军运的照料,集会结社的维护、取缔及查报,路工纠纷的查报弹压,“反动”宣传的查禁,秩序的维持,小贩营业的监查取缔及其他稽查、调查、报告等事项。设署长一人,事繁者得酌设副署长一人,各股设主任一人,此外设署员、督察员、事务员、稽查员等分任各股事务。

猜你喜欢

  • 副司鞍长

    官名。清朝内务府上驷院之属官。协掌服驾。额设二人,给六品衔。

  • 王府内史

    官名。辽置,为亲王内史府的主官,属南面王府官。道宗大康三年(公元1077年)有内史吴家奴,掌王府诸事。

  • 城门局

    官署名。隋朝门下省所统诸局之一,置校尉二员、直长四员; 炀帝大业三年 (607) 后改隶殿内省,置校尉一员,后改名城门郎,置四员,又改隶门下省。掌京城、皇城、宫殿诸门启闭,出纳管钥。官署名。隋初置,属

  • 衔枚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衔枚氏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大驭中大夫属官,正二命。下统衔枚下士。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参见“衔枚氏”。

  • 三都府尹

    唐代京兆、河南、太原三府府尹的合称。三都长官均称为牧,往往由亲王遥领,不视事,政务由其副职三都府尹执掌,员额各一人,秩从三品。参见“雍州牧”。

  • 雄信将军

    官名。将军名号。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九班,普通六年(525)列为十雄将军之一,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七班。陈沿置,改为拟六品,比秩千石。武官名。南朝梁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

  • 中军正参军

    官名。北魏置,六品上,为中军将军的属官。见《魏书·官氏志》。

  • 内务部

    官署名,民国初置,直属大总统,国民政府改称内政部,属行政院。参看“内政部”。官署名。清末置民政部,南京临时政府改置为内务部,管理警察、卫生、宗教、礼俗、户口、田土、水利工程、善举公益及行政事务,监督所

  • 司驭寺

    官署名。即太仆寺,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太仆寺。官署名。唐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太仆寺为司驭寺,以司驭寺正卿与司驭寺大夫为正副长官。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复旧。参见“

  • 司玄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无此官,北周于春官府礼部下大夫之下置司玄中士,正二命;司玄下士,正一命。掌道门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