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佛
即“乞伏氏”。
即“乞伏氏”。
冠名。(1)战国与汉代武官之冠。《后汉书·舆服志》:“武冠,俗谓之大冠。环缨无蕤,以青系为绲,加双鶡尾,竖左右,为鶡冠云。……鶡者勇雉也,其斗对一死乃止,故赵武灵王以表武士。”(2)隐士之冠。《汉书·
176—222三国时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字孟起。马腾长子。建安十三年(208),曹操表腾为卫尉入朝,超为偏将军统其众。十六年,操遣司隶校尉钟繇讨张鲁时,与韩遂等关中诸将同反,与操战于潼关,为
即“司马牛”。
①官名。隋代谒者台之职官。大业三年(607)设,四十人,正七品,主出使。北宋元丰三年(1080)置,为新寄禄官。从八品,取代旧寄禄官光禄、卫尉寺丞、将作监丞。②散阶称号。隋文帝于吏部置游骑等八尉为散官
西晋惠帝分汝阴郡置。治新蔡县(今属河南)。属豫州。辖境相当今河南新蔡、淮滨、安徽临泉等市县及河南息县部分地区。南朝宋帖治汝南郡上蔡县(今河南汝南县)。北魏仍治新蔡县,属豫州。北齐改为广宁郡。
官名。相传商代置。春秋战国沿置。为君王左右近臣,掌纠王过失,示惩戒。《吕氏春秋·自知》:“汤有司过之士。”《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司过荐罪。”《史记·赵世家》:“武灵王少,未能听政,博闻师三人,左右
官名。(1)西魏大统初置,北周天和五年(570)省,建德二年(573)复置。多授各地豪望,以统乡兵。刺史、镇将等亦多加此号。(2)府兵组织“旅”之长官。由子都督、都督迁此,再转为大都督。北周为正七命。
唐置那州,属黔州羁縻。后废,北宋崇宁五年(1106)置那、地二州,属宜州羁縻。明洪武元年(1368)废那州入地州,改地州为那地州。属庆远府。治今南丹县西南那地。辖境相当今广西南丹县西南、东兰县东北部分
1626—1695本名伊达雅图勒拉。清新疆喀什噶尔(今喀什)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维吾尔族。玛木特玉素布长子。生于哈密。及长,随父返喀什噶尔。其父因排斥与镇压黑山派及反对叶尔羌(今莎车)汗国首领向清政府
一作兀的河、乌达河、无底河、乌带河。在今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东部。金属蒲与路,元属开元路,明永乐五年(1407)于此置兀的河卫,属奴儿干都司。十七世纪后期,沙俄多次入侵乌第河地区。康熙二十八年(1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