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禄
清江苏海门人,字彦升、蕙修,晚自号奥簃老人。同治九年(1870)科举优行贡生,朝考用教职,授江浦县训导,历署丹徒、镇洋、奉贤训导。曾为张之洞、袁世凯幕僚。先后主讲师山书院、白华书塾、湖北武备学堂、南洋公学等。著有《经史诗笺字义疏证》、《三礼字义疏证》、《谷梁传通解》、《三国志校勘记》、《晋书校勘记》、《国朝艺文备志》、《寿恺堂诗文集》等。
清江苏海门人,字彦升、蕙修,晚自号奥簃老人。同治九年(1870)科举优行贡生,朝考用教职,授江浦县训导,历署丹徒、镇洋、奉贤训导。曾为张之洞、袁世凯幕僚。先后主讲师山书院、白华书塾、湖北武备学堂、南洋公学等。著有《经史诗笺字义疏证》、《三礼字义疏证》、《谷梁传通解》、《三国志校勘记》、《晋书校勘记》、《国朝艺文备志》、《寿恺堂诗文集》等。
1863—1938满洲镶白旗人,字宝臣。早年为直隶总督荣禄幕僚,后历任户部、兵部侍郎等职。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赴日本考察军事,归国任练兵大臣,继任军机大臣、户部尚书、陆军部尚书。宣统二年(191
汉文帝十六年(前164)改庐江郡置,封淮南厉王刘长子赐为庐江王。治所及辖境史无明文。据近人考证,治所可能在鄱阳(今江西波阳东北)。辖境同庐江郡。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复改国为郡。
汉少帝年号(189)。
1629—1709清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字锡鬯,号竹垞,又号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凤亭长。早年与山阴祁氏兄弟(班孙、理孙)交往,结客谋恢复。事既不成,远游四方,南至岭南,北出云
代代相传的世仆。 其名始于元初。明代已多有之,为官府、内监军将、皇室王公、官僚长吏,以及地主富绅之家服役之人。又作“伴当”。社会地位卑下。大体系官僚势家隐占军匠户而产生,另有因逃避官府盘剥而自动投靠于
又作邹或朱欧。台湾高山族之一部。“曹”为该族之自称,意为“人”。居于玉山以西阿里山一带溪谷中。过去分为北曹人和南曹人。语言分鲁富都方言及阿里山方言。
官署名。辽代置。简称南院,掌六院部军民之政。天赞元年(922),耶律阿保机以迭剌部强大难制,析为五院、六院二部,各设夷离堇统之。会同元年(938),更夷离堇为大王,故六院部在朝又称南大王院。以南院大王
唐武德三年(620)改冀城县置。治今甘肃甘谷县。为伏州治。后属秦州。宝应元年(762)地入吐蕃。大中三年(849)复属唐。北宋建隆初置寨,熙宁三年(1070)为城。元至元十三年(1276)又置县。属巩
宋翰林学士院的别称。元以后常沿用以称翰林院,亦称词苑。
?—332晋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字玄欣。荀组子。初拜太子舍人、驸马都尉,侍讲东宫。随父渡江,为元帝中庶子、散骑常侍、侍中,于仪制时有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