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赕
宋大理国置,驻地即今云南景谷县。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为威远州。明洪武中升为威远府,旋废,后又复置为威远州。清雍正三年(1725)改为威远厅。
宋大理国置,驻地即今云南景谷县。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为威远州。明洪武中升为威远府,旋废,后又复置为威远州。清雍正三年(1725)改为威远厅。
即“在中国的圣战”。
书名。有明隆庆六年(1572)邹应龙纂修本,清康熙三十年(1691)范承勋纂修本、道光十五年(1835)阮元纂修本等。其中较常见者为清鄂尔泰等监修、靖道谟纂修本。三十卷。雍正间成书。乃据旧志增修,旧志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冬官府司皮下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胶工下士以佐其职。北周沿置。隋开皇元年(581)罢。
古代对幼弱、老年、痴呆三种人犯罪可予赦免的制度。《周礼·秋官·司刺》:“一赦曰幼弱,再赦曰老旄,三赦曰蠢愚。”
官名合称。唐代太仆寺置,领陇右七马坊事,掌京师马牧西属以后孽课等事。
东晋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北龙亢集)人,字恭祖,小字豹奴。桓冲长子。督荆州三郡、豫州四郡军事,建威将军,江州刺史。莅事简约,修所住斋,应作板檐,命以茅代之,板付船官为用。转西阳、襄城二郡太守,镇夏口。
书名。清方恺撰。一卷。《晋书·地理志》列十三州,凡三篇,前编记汉魏立州郡之始,中篇列晋代郡县,后篇记惠帝以后增损之制,间有太康三年(282)更革州郡亦附于后编。但中篇郡县未列年份,舛错颇多。方氏据本书
书名。自强学斋主人辑。选录戊戌变法前各家论新政变法的著作,共十种,即陈炽的《庸书》、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马建忠的《适可斋记言记行》、薛福成的《筹洋刍议》、陈虬的《经世博议》和《救时要议》、宋育仁的
书名。南宋陈傅良撰。一卷。傅良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帙浩繁,不便阅读,乃就太祖一朝史事摘取其要,系以年月,修成此书。其上谱将相大臣除罢,而记其政事因革于下方。随事考订,并及累朝始末。其见于他书,深
书信名。又名《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近人康有为著。写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信中谓今日中国民智未开,“公理未明,旧俗俱在”,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行革命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