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撒合辇

猜你喜欢

  • 洋税

    ①或称洋饷。明代税课之一。隆庆后,对赴东西洋贸易之商船商货所征之税。②清政府向外国商人征收的海关税,亦俗称“洋税”。曾国藩《新造轮船折》:“臣奏请拨留洋税二成,以一成为专造轮船之用。”

  • 番匠

    唐代官府手工业中轮班服役的工匠,是唐官手工业的基本劳动力。唐代工匠,专有匠籍,“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平时散在诸州,每年需到少府、将作等监服番役二十日,故名番匠,又称短番匠。如二十日役满需留者,

  • 明堂队

    北魏孝明帝孝昌初,四方起事,州郡失据,遂于明堂北设募征之格,从军者,拜旷野将军、偏将军、裨将军,时人称之为“明堂队”。

  • 中台左丞

    官名。唐武则天先改尚书左右丞为文昌左右丞。长安三年(703),再改为中台左右丞。神龙元年(705),中宗即位恢复尚书左右丞原名。

  • 国子学

    学校名。古代中央官学之一,为国立儒学最高学府。西晋武帝时始置,隶太常,设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助教十五人,以儒家经典教授生徒。东晋沿置。南朝宋泰始六年(470)废学,改置总明观。南齐建元四年(482)

  • 蛮僚

    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包括不同语言系属和不同文化特征的人们共同体。唐宋时,称闽、粤、赣交界地区土著居民为蛮僚。其中大部分即今畲族先民。

  • 崇有派

    魏晋玄学派别之一。以裴頠为代表人物。裴頠著《崇有论》,认为万物皆以“有”(自己的存在)为本体,反对“无中生有”,而同“贵无”派相对立。但在“无”不能生“有”、“有”为“自生”的论题上,排除“不知所以然

  • 祥厚

    ?—1853清满洲镶红旗人。袭骑都尉世职,曾任蒙古副都统及山海关、熊岳、金州副都统。道光二十八年(1848)擢江宁将军。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沿江东下,两江总督陆建瀛革职后,兼署两江总督,守卫南京

  • 王尚

    十六国时人。后秦姚兴以其文章雅正,参管机密,任中书侍郎。后为尚书左仆射齐难司马。后凉主吕隆降秦,乃随难迎于姑臧(今甘肃武威),难署为凉州刺史。还为尚书。尝以儒术侍讲于太子姚泓。

  • 两仪

    指天地。《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国语·周语》:“百官轨仪。”韦昭注:“仪,法也。”“仪”即法象。“法象莫大乎天地”(《易·系辞上》)。故称天地为“两仪”。或说“两仪”是指阴阳。《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