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制陶工匠。《考工记》:“搏埴之工:陶、旊。”《陶说》:“周制:陶、旊分职。陶人所掌,皆炊器,惟庾是量名。旊人所掌,皆礼器。”
宫帐名。辽道宗以诸宫帐御前承应人及兴中府户置,有正户一万,蕃汉转户二万,骑军一万五千。亦称阿思斡鲁朵。设太和宫使、副使为长贰,并设有太和宫太师、太保、侍中等职。以都部署司掌契丹军民事务,南面行宫都部署
春秋时楚国人。楚昭王时为相,曾在归途中见一杀人犯,追捕后方知是其父。乃以孝而放走,其后自首于昭王,昭王欲赦其放纵之罪。他则以不尊王法非忠臣而自杀。
①东汉永平十七年(74)改天水郡置。治冀县(今甘谷县东南)。辖境相当今甘肃定西、陇西、礼县以东,静宁、庄浪以西,黄河以南、嶓冢山以北地区。属凉州。三国魏复名天水郡。②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置。治兰
简称瑶长。清道光十二年(1832),在镇压两广瑶民起义后,令连南八排瑶人推举老成知事者担任此职,协助官府缉捕隐匿逃犯,征收钱粮。月给俸银,准世袭。上隶绥瑶把总,下设瑶练若干人。
五代梁开平元年(907)改东都(今河南开封市)北面中门酸枣门为兴和门,后晋天福三年(938)改为玄化门。《资治通鉴》:后汉乾祐三年(950),郭威南下,汉主御之,诸军逃溃,汉主还宫“至玄化门”。权知开
官名。隋代右领左右府次官。置二员,从三品,佐大将军掌领侍卫左右,供御兵仗,大业三年(607)罢。
明末扬州兴化(今属江苏)人,字鹿友,号耑愚,晚号柴庵。万历进士。授邵武知县。天启二年(1622)迁御史,后忤魏忠贤,削籍归。崇祯初复原官,崇祯七年(1634)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以镇压农民起义功,
?—1352元人,号布王三。至正十一年(1351),举兵反元,于十二月攻占邓州(今属河南)、南阳,称北琐红军。后又攻占唐、嵩、汝、洛等地。次年夏,为元将答失八都鲁击败,被俘。
即“赵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