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又称太子正员司马。三国魏始置,为太子侍从武官,秩六品。南朝梁时隶太子左、右卫率,二率各置正员司马四人,秩为不登二品者之第五班。又置员外司马督。
即“泇河”。
春秋齐、鲁边邑,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前542):“齐子尾害间丘婴,欲杀之,使帅师以伐阳州。”又定公八年(前502):“公侵齐,门于阳州”,皆即此。
《诗·小雅》篇名。记周宣王时方叔奉命南征荆蛮之事。
东汉初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字伯鱼。先世为战国时齐国田氏,西汉时徙园陵,因以迁徙次秩序为姓。新莽末,修筑营壁,以拒农民起义军。东汉初,京兆尹阎兴召为主簿,署督铸钱掾,领长安市,平铨衡、正斗斛、
官署名。辽北面行军官。有征战,临时设置,派朝廷大员统辖,称都统或行军都统,设衙则称行军都统所。都统下设副都统、都监、监军、监战等职。
852—930五代时楚国建立者。公元907—930年在位。许州鄢陵(今属河南)人,或作扶沟(今属河南)人,字霸图。少为木工,应募从军。初为孙儒裨将,光启三年(887)随秦宗权、孙儒、刘建锋等出掠江淮。
汉代边境的城防工事。《汉书·晁错传》:“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调立城邑,毋下千家,为中周虎落。”颜师古注:“虎落者,以竹篾相连遮落之也。”王先谦补注引沈钦韩曰:“《六韬·军用篇》:山林野居,结虎落柴营,
即“明孝宗”。
土司名。明置。在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冷乡。 洪武二年(1369)授瓦部哈工为都纲院院抚司。永乐八年(1410)其子安支随征月鲁帖木儿有功,升冷边长官司。万历四十一年(1613)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