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部落名。始祖后稷,原居邰(今陕西武功西南),传至公刘,迁豳(今陕西彬县)。古公亶父时,定居于周原,部族日臻强盛,周遂成为其部落名。周文王时迁都于丰。②朝代名。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后建立。建都于镐
官署名。唐武德九年(626)改原修文馆而置,隶门下省。掌详正图籍、教授生徒,参议朝廷制度沿革、礼仪轻重之事。垂拱后以宰相兼领馆务,号馆主。神龙元年(705)避太子讳,改名昭文馆,开元七年(719)复旧
亦称马会。宋侬族(今壮族)地区贸易集市之一。在晋城县(今广西邕宁)石溪口(今石埠)。僚人(壮族先民等)在此进行马匹、布、锦等交换,故名。僭 ①以下级拟上级。《公羊传·隆公五年》:“讥始僭诸公也。”何休
古乐官。名干。古时天子诸侯进餐要奏乐。《论语·微子》:“亚饭干适楚。”其活动时代有商纣时、周厉王时、周平王时、鲁哀公时等说,多数学者从鲁哀公时说。
?—1531明江西安仁(今余江)人,字子实,号古山。正德进士,授丹徒知县。嘉靖初,由成安知县迁南京刑部主事。世宗议大礼,疏请称孝宗为皇伯考,兴献帝为皇考,以迎合帝意,被召为翰林学士。嘉靖八年(1529
书名。笔记总集。编辑者姓名不详。十三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称系宋朱胜非编百家小说而成;以旧说张说有绀珠,见之能记事不忘,故以为名。但是否为胜非编,尚难确定。全书引录古书一百三十七种,内容丛杂,所引文
官名。秦置,西汉因之。掌列侯封爵之事,秩二千石。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更名主爵都尉。
官名。明代亲王府属官。未入流。洪武四年(1371)设。初置三人,后革二人。掌接对宾客、赞相威仪。
清代贩销人参凭证之一。乾隆间行参引制,领引商民完纳官参及参课后,余参由官方作价收买,作为有引之参,贮于参局,待商而售。参商领票于户部,赴局收买,凭票赴山海关完税,此票称引参护票。引参护票有时亦随入山信
书名。唐殷璠编。三卷。作者选录开元二年(714)至天宝十二载(753)期间常建等二十四人诗二百三十四首,人各附评语。璠序述唐诗成就,重在风骨声律,提倡质朴无华。所录皆淹蹇之士,颇有不满权贵之作,评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