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被掳纪略

被掳纪略

书名。清赵雨村(署刀口余生)著。稿本。记咸丰十一年(1861)夏至同治元年(1862)春,作者在安徽太平军中见闻,涉及太平军纪律、知识分子政策以及英王陈玉成的一些情况。收入《太平天国资料》。

猜你喜欢

  • 民赋田

    清代民田之一种。民间恒产。允许自由买卖,并向国家交纳田赋、承担徭役之田地。分布于直隶、盛京、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陕西、甘肃、四川、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各省民赋

  • 选司

    吏部的别称。《晋书·石季龙载记上》:“有所调用,皆选司拟官,经令仆而后奏行。不得其人,案以为令仆之负,尚书及郎不坐。至是,吏部尚书刘真以为失铨考之体而言之。”或以为明清亦为吏部所属文选清吏司的简称。

  • 想昆

    源于汉语“将军”。辽金时或译作*详稳。转入蒙语后,再译为汉语,作“想昆”,又译鲜昆、翔昆、桑昆。蒙古贵族常用为尊显称号。

  • 甬官

    官名。商鞅在秦国所设。掌管徭役。《商君书·垦令》:“令有甬官食㮣。”高亨注:“甬官,掌管徭役的官。”《方言》三:“自关而东,陈、魏、宋、楚之间,保庸谓之甬。”甬官即掌徭役之官。˜

  • 移健俟利发

    又译夷健俟利发。漠北回纥首领。唐开元四年(716)漠北九姓叛后突厥,拔曳固部卒颉质略且袭杀其可汗默啜。时唐大武军子将郝灵荃方使漠北,乃率其部接应颉质略。毗伽可汗即位,引军讨之。遂率众归唐,与河西回纥会

  • 阿史德元珍

    ?—711唐时颉跌利施可汗谋主。原为单于都护府检校降户部落。曾坐事为单于都护府长史王立本拘系。骨咄禄起兵,元珍请复检校部落,获准,遂复原职。投骨咄禄,从匿总材山,拜为阿波达干。佐骨咄禄破铁勒九姓,平漠

  • 户钞

    元赋税名目之一。元代贵族、功臣都有封户,北方封户(投下户)交纳五户丝,南方封户交纳户钞。世祖时,江南户钞每户中统钞五钱,成宗时增为二贯(两)。

  • 高唐县

    ①西汉置。治今山东高唐县东。属平原郡。西晋废。②北魏景明三年(502)置。属南清河郡。治今山东高唐县。唐长寿二年(693)改为崇武县,神龙元年(705)复旧。五代梁改为鱼丘县,唐复为高唐县。晋又改为齐

  • 赵长城

    战国时期赵国修筑的长城。见于史载者两条:(1)漳滏长城。系赵国于漳、滏二水流域修筑的长城。《史记·赵世家》记赵肃侯十七年(前333)“围魏黄不克,筑长城”。赵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召楼缓谋曰:‘我

  • 末振将

    西汉时乌孙小昆弥。成帝时,其兄安日被杀,汉命继之为小昆弥。时大昆弥雌栗靡甚强,恐为所并,使人诈降,伺机刺杀之。汉遣中郎将段会宗持金币与都护立雌栗靡季父、解忧公主孙伊秩靡为大昆弥。久之,末振将亦为大昆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