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陈子龙

陈子龙

1608—1647

明末清初江南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初名介,字卧子,一字人中号大樽,别号采山堂主人。明末曾创立几社。崇祯进士,授惠州推官,改 绍 兴。南明弘光时,起兵科给事中,数上疏指陈时弊。旋因朝政腐败,辞职归家。弘光亡后,与沈犹龙、吴志葵等于松江起兵抗清,称监军。寻兵败,逃匿嘉兴陶庄为禅僧。后又结太湖兵抗清。鲁监国二年(顺治四年,1647),松江提督吴胜兆反清事败,株连被逮于吴县潭山,解南京途中,于松江跨塘桥乘隙投水死。通经世之学,编有《皇明经世文编》;擅长诗词,为“云间派”领袖。著作有《陈忠裕公全集》。

陈子龙

猜你喜欢

  • 楞伽经

    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又称《大乘入楞伽经》。佛教经书名。南朝宋求那跋多罗译。四卷。法相宗、法性宗的主要经典之一。楞伽,本为狮子国山名;阿跋多罗,意为入,即佛在该山讲说的宝经。该经通过“五法”、“三

  • 千拽剌详稳司

    官署名。辽代置。契丹语“拽剌”为勇士之意,在朝廷掌护卫,在军中司侦候。千拽刺详稳司统领千拽剌军,长官为详稳,为军中要职。属北面军官。

  • 邵廷采

    1648—1711清浙江余姚人,字允斯,一字念鲁。少补诸生,屡试不第。后主讲姚江书院十余年,以授徒为生,终老乡里。曾受业于黄宗羲,传其文献之学。论学主于经世。斥宋明诸儒空言心性之非,以为经学即理学,并

  • 善化寺

    古佛寺。在今山西大同市南郊。为一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始建于唐开元年间,称开元寺。后晋时改称大普恩寺。辽保大二年(1122)毁于火。金初重修。明正统十年(1445)改今名。占地13929平方米。三圣殿

  • 内园使

    官名。亦称内苑使。唐始置,为内诸司使之一。五代后梁有内园栽接使,北宋初复旧称。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神宗元丰改制后为正七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

  • 辛游靡

    即“辛余靡”。

  • 窦州

    唐贞观八年(634,一说六年)以南扶州改名。以州界有罗窦洞为名。治信义县(今广东信宜市西南镇隆)。辖境相当今广东信宜市等县地。北宋熙宁四年(1071)并入高州。

  • 北胜府

    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升北胜州置,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州。参见“北胜州”。

  • 长宁县

    ①明万历四年(1576)分安远县马蹄冈置。属赣州府。治今江西寻乌县。1914年因与四川省长宁县同名,改为寻邬县。1957年改“邬”为“乌”。②明隆庆三年(1569)分归善、翁原、英德三县地置。治今广东

  • 戊戌六君子

    清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六日(1898.9.21)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幽禁光绪帝,推翻新政,恢复旧制,并逮捕维新志士和帝党官员。八月十三日(9.28)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在北京菜市口将谭嗣同、康广仁、刘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