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圆明园护军营

圆明园护军营

清代御苑禁卫军之一。分为八旗、包衣两营,皆设于雍正二年(1724),统隶于总管圆明园八旗事务大臣。①八旗护军营,选派京城八旗官兵驻戍,初设为护军3000,以园为营。乾隆十二年(1747),增益京城八旗护军800,此后略加增裁。以守卫环园诸门、汛(设堆拨以守巡者:圆明园72,长春园20,绮春园15,熙春园4,清漪园5)共为124处。皇帝驻园,出入以警跸。设营总8人,正副护军参领各8人,委署护军参领32人,正副护军校各128人,以掌治营务。 ②内务府三旗(包衣)护军营,初设护军120名,以守卫圆明园西南门、绮春园西宫门等。设营总1人,正副及委署护军参领各3人,护军校9人,以掌治营务。该园所设马甲(骁骑兵),额数原寡,分别附入两营兼辖。咸丰十年(1860),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

猜你喜欢

  • 倒老

    见“都老”(1813页)。

  • 赶年

    土家族民间节日。亦称过赶年。流行于鄂西、湘西、黔东北及川东南等土家族地区。每逢农历除夕前一天(腊月二十九日,小月二十八日),举行盛大节庆活动。相传古时土家村寨遭敌人进攻,时值春节前夕,遂提前一天匆忙过

  • 乃宁寺之战

    藏族军民反抗英侵略军的战斗。清光绪三十年(1904)六月下旬,英军侵入江孜后,力图攻取交通线上的重要据点乃宁寺。前线代本米林巴和民兵首领顿热娃指挥昌都、塔布和工布僧俗民兵800名,据寺抗击侵略军,在寺

  • 宪台通纪

    书名。元监察机构典章制度汇编。元监察御史赵承禧编纂。24卷。顺帝至元二年(1336)成书。主要记载世祖至元五年(1268)至顺帝至元二年(1336)御史台建官定制,司属沿革,员额损益及有关诏敕,对元朝

  • 俄罗春

    见“鄂伦春族”(2052页)。

  • 把阿秃儿

    即“拔都鲁”(1364页)。

  • 阔儿吉思

    ?—1243蒙古国时期官员。又作阔里吉思、库尔(而)古司。畏兀儿人。祖居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西之八儿里黑。幼善畏兀儿文书。初事成吉思汗长子术赤,为部将,后任必阇赤(书史)。受命以畏兀儿字

  • 二牛三夫耕作法

    农业耕作方法。俗称“二牛抬扛”。始于西汉,南诏时期已传入云南。唐人樊绰曾记述了这一生产方式,“每耕田用三尺犁,格长丈余,两牛相去七、八尺,一佃人前牵牛,一佃人持按犁辕,一佃人秉耒”。《南诏画卷》中有形

  • 德化蒲氏家谱

    回族族谱名。又名《蒲寿庚家谱》。福建德化县蒲氏后裔蒲振宗藏抄本。据考,成书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宣纸楷书,分4部分:(一)蒲氏家言; (二)蒲氏族谱凡例; (三)谱;(四)谱系表。记宋代

  • 宁古塔纪略

    书名。清吴桭臣(1664—?,祖籍今江苏吴江县,生于今黑龙江宁安县,字南荣)撰。1卷。父吴兆蹇因顺治十四年(1657)科场狱案,次年被流放到宁古塔(今宁安县)。后其母吴葛氏由南来到戍所。康熙三年十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