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多港起义

多港起义

清代海南岛黎族农民反帝反封建的武装起义。光绪年间(1875—1908),崖州多港峒(今乐东县大安)一带黎人饱尝汉族官吏、地主、奸商和本民族上层的剥削和奴役。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其宗教势力也深入至这一地区,并与当地官府勾结,纵容“教民”利用放高利贷胡作非为,黎人稍有反抗,便被抓到城里关押、拷打,黎人恨之入骨。光绪二十二年(1896),作恶多端的美国基督教堂爪牙陈庆昌(汉族)到黎村索债,强拉欠债人牛只,被愤怒群众当场击毙。美国传教士冶基善向崖州告状,趁机勒索。知州李怀清奴颜卑膝,令永乐把总何秉钺兴师问罪。二十三年冬,以吕那改为首聚集多港、多涧黎族农民4千余人,一举攻破乐安城。把总何秉钺仓惶从北门逃窜。邻近各峒黎人闻风附从。起义群众乘胜进攻九所、黄流和崖城,“州西大震”,“烽火涨天”。知州李怀清调五营清兵(约千余人)配备洋枪、火炮等武装往多港镇压,遭义军顽强抗击,屡攻不下,后退兵崖城,并以失守城池之罪把何秉钺处决。黎族群众于险阻处构筑坚固栏栅,与清军坚持斗争3年之久。最后迫使地方官府让步,把黎人欠高利贷者之债一笔勾销,并答应官府日后不向黎人随意摊派,使事态得以暂时平息。

猜你喜欢

  • 耶律善哥

    1213—1264蒙古国将领。赐名蒙古歹。契丹族。为辽王※耶律留京次子。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6),随母姚里氏朝觐大汗于河西阿里湫城,受命从亲王口温不花。窝阔台汗二年(1230),领兵攻天胜堡、凤翔

  • 窥基

    632—682唐代名僧,法相宗(即唯识宗)创始人。姓尉迟,字洪道。唐右金吾卫将军尉迟敬宗子,开国将军鄂国公尉迟敬德之侄。京兆长安人(今陕西西安),一说出自于阗王族。17岁出家为僧,原住广福寺,后移住大

  • 额济纳土尔扈特旗

    见“额济纳土尔扈特部”(2537页)。

  • 椿集

    即“春稽”(1568页)。

  • 斜卯阿里

    金将领。女真族。斜卯氏。浑坦子。年17,从伯父胡麻谷讨诈都,随父攻高丽,屡有功。随军破宁江州,以功授猛安。在亡辽灭北宋征战中,多次以少胜敌,功卓著。太宗天会六年(1128),再攻宋,率部取阳谷、莘县、

  • 大兴安岭

    位于内蒙古东部,松辽平原西侧,北起黑龙江右岸之漠河,南止西拉沐伦河上游,从东北向西南绵延,全长1400余公里,宽约150—300公里。以洮儿河为界,为分南北两段,北段长约670公里,山林低而宽,海拔1

  • 苏龙珞巴语

    我国自称苏龙的珞巴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关于支属,与景颇语支语言及印度嘎若语支的语言都有一定的关系,目前暂归入景颇语支。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洛渝地区的西端,使用人口数千。以隆子县拉工地

  • 斛斯氏

    高车姓氏。本漠北高车一部落。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述:“斛斯氏其先居广漠,代袭莫弗大人,号斛斯部”。归北魏后以部名为氏。原作斛粟氏,后改斛斯氏。初居于代北(今山西恒山及河北小五台山以北地区)

  • 京张铁路

    由北京至张家口。是沟通内蒙古地区交通命脉之一。为清末完全由我国工程师詹天佑自行设计、建筑的一条铁路。1905年10月20日破土动工,历时四年,至1909年9月24日建成,全线通车,全长201.2公里。

  • 东藏民主青年自治同盟

    藏族进步青年的群众组织。在四川省巴塘等县将要获得解放前,由中共藏族党员平措汪阶指导当地部分藏族进步青年建立。曾为迎接解放、建立当地人民政权、支援人民解放军进藏以及协助进藏部队开展西藏工作,做出一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