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过年

大过年

普米族春节。具体日期各地不一,云南宁蒗在十二月初八,因其以该月初七为岁首。而兰坪和维西则在正月初一。一般为期三至四天,有时长达半月。除夕之日,各家除团聚吃年饭外,要在院内、大门外栽插青松,以示四季长青,兴旺发达。新年之晨,待雄鸡初鸣,青年男女即跑到河泉背水,以最先取得净水者为吉祥。节日期间,同族人集体上山放牧,分别带去丰盛的菜肴,共同聚餐。各村还举行打靶、赛跑、赛马、打秋千、捉飞鸟、跳锅庄舞等活动。大年初一,各家还要用糯米粑、酒肉、香茶、水果等供品“祭锅庄”。有的地区还要为年满13岁的男女少年举行成丁礼。春节最后一天,青年男女举行有趣的“吃虫头”(布阿笛)活动。携带炒熟的玉米等食物上山,与各自的手镯共埋于一大簸箕内,人们围坐一起,谈笑风生,捡吃玉米,象征消灭“小虫”,露出了手镯则表示消灭了“大虫”。祀求当年不要发生虫灾。

猜你喜欢

  • 韦州城遗址

    西夏遗址。地在今宁夏同心县东北大罗山东麓。西夏景宗李元昊时期(1032—1048)所建十二监军司之一静塞监军司驻地。毅宗李谅祚于奲都六年(1062)改名祥祐军。城呈方形,东西长571米,南北宽540米

  • 罕慎

    ?—1488明哈密忠顺王。哈密右都督※把塔木儿子,忠义王脱欢帖木儿姐妹之孙。畏兀儿人。成化八年(1472),袭父右都督职,然不得主国事,哈密政令无所出。九年,土鲁番阿力速檀乘隙破其城,执王母,夺金印。

  • 丁珞

    藏语音译,意为“远处的珞巴”,※卡珞的对称。旧时藏族对距离藏区较远,交往较少的珞巴族地区及其人民的俗称。指珞瑜腹心地区及靠近南部边境地区的各部落,如墨脱县南边的※巴达姆、※希蒙,米林县南面的※迦龙、※

  • 尉迟伏阇雄

    ? —692唐时西域于阗王。姓尉迟氏。上元(674—676)初,助唐击吐蕃。次年,唐朝以其地置毗沙都督府,下辖10州,授其为都督。垂拱三年(687),遣使朝唐。天授三年(692)卒,子尉迟璥嗣职。

  • 遂斤部

    见“坠斤部”(1260页)。

  • 王荣祖

    1196?—1260?蒙古国将领。字敬先。契丹族,本姓耶律氏。都元帅※王珣子。性沉厚,勇力绝人。祖世为辽代望族,金世宗大定(1161—1189)初年,因避移剌窝斡兵事,徙辽西,更姓王,遂为义州开义(今

  • 北面官

    见“契丹官”(1564页)。

  • 葛根庙

    内蒙古佛教寺庙。位于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洮儿河东岸。清乾隆(1736—1795)初年,札萨克图旗台吉徐特纳克出资建造。原名“莲花图庙”。乾隆十三年(1748),赐名“梵通寺”。经乾隆、嘉庆(1796—

  • 树洛干

    390或394—417晋代吐谷浑王。吐谷浑氏。※视罴子。晋安帝隆安四年(400),父卒,以年幼,由叔乌纥堤继为吐谷浑王。后自称世子。义熙元年(405),吐谷浑遭西秦乞伏乾归袭击,乌纥堤兵败走死后嗣立,

  • 生番

    清代文献对台湾部分高山族的称呼。所谓“未服教化者曰生番”。指尚未“归附”,即不向政府纳赋也不服差役的高山族人。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地,居于深山丛林险阻之处(也有一部分散居东部平原),故又称“高山番”。以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