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岐沟关大战

岐沟关大战

辽(契丹)与北宋间的重要战役。岐沟关在今河北省涿县西南。辽圣宗统和四年(宋雍熙三年,986年)正月,宋太宗赵光义为取幽燕,再度北伐,遣大将曹彬等率军出雄州(今河北雄县);田重进等军出飞狐口(今河北涞源北);潘美、杨业军出雁门(今山西代县北),三路进攻,来势猛烈。两、三月中,东路军攻下固安、涿州;中路军取飞狐、灵丘、蔚州;西路军破寰、朔、应、云等州。辽圣宗耶律隆绪及其母、承天皇太后萧绰,见形势紧迫,亲赴南京(今北京)督战。四月,宋军主力北渡拒马河与契丹军对阵,南北列阵六、七里,声势浩大。五月庚午,两军在岐沟关展开大战,契丹军大败北宋曹彬、米信军,追至拒马河,宋军溺死者不可胜计,溃军奔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东旧城镇),又为契丹军攻击,死者数万,史载弃戈甲若丘陵,可见战况之猛烈。此战,契丹军获取大胜。辽圣宗以军捷,遣使分谕诸路京镇;诏诸将校,论功行赏。己卯日,次固安(今河北固安县)南,以青牛白马祭天地。庚辰日,以所俘宋人※“射鬼箭”。七月,又在飞狐口大败宋军,致使宋北伐再告失败。从此北宋再无力北伐,燕云地区终未得收复。

猜你喜欢

  • 明实录

    明官修编年体史料长编。500册,共2925卷。明史馆撰。其主要资料来源于明朝宫廷档案。起明太祖朱元璋,至明熹宗朱由校止,凡15朝,后人又补辑崇祯朝17卷。有关明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灾祥、祭祀、营造、

  • 大军将

    唐代南诏职官名。辅佐诏主执掌国事的重臣。据《新唐书·南蛮传》:为王以下八大文武官员之一,犹试官也。主管军事,职位在※员外酋望之下,※员外之上,可兼任※九爽、三讬之职。有大军将12人,与清平官等列,日议

  • 斡笃?

    见“窝笃��”(2297页)。

  • 俍歌

    参见“壮歌”(889页)。

  • 柴火田

    明清时壮族、布依族土司统治区域的田地名称之一。流行于桂西及黔西南罗甸、望谟、安龙、贞丰等地。由土官授与其境内土民耕作。耕者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不得转让典卖。耕作期间,收获归耕者所有,不需缴纳公粮,

  • 马文升

    1426—1510明朝大臣。字负图、别号约斋,又号友松道人。再号三峰居士,回族。河南钧州(今禹县)人。幼聪慧好学。正统十二年(1447)中举。景泰二年(1451)中进士。授浙江道监察御史,曾先后巡抚山

  • 西寿监军司

    参见“保泰军司”(1683页)。

  • 北汉

    朝代名。五代时十国之一。沙陀人刘崇(旻)创建。后汉乾祐三年(950),天雄节度使郭威举兵灭后汉,监国。后周广顺元年(951)正月,郭威称帝,建立后周。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后汉高祖※刘知远弟)于晋阳(

  • 阿噶旺罗布桑却拉丹

    即“阿旺罗桑曲旦”(1244页)。

  • 康熙前贵州通志

    书名。贵州地方志。亦称《曹本贵州通志》。33卷。清曹申吉(字锡余,号澹余,山东安丘人,汉族)主修。因贵州是多民族地区,该书各卷均涉及少数民族,其中《土司志》、《蛮僚志》等篇,为少数民族专志,专载少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