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玛哈图木·阿杂木

玛哈图木·阿杂木

(1461~62—1540或1542)托钵僧。新疆和卓系之祖。一名穆罕默德·达尔维西·毛拉纳·和卓·卡山尼。号阿哈玛特和卓。伊斯兰教苏菲派纳克什班底派第五世教长。原籍撒马尔罕达合比德村人。早年在中亚土库曼、哈萨克、塔吉克、乌兹别克等地传教。明嘉靖十四年(1535)后,为调解喀什噶尔人与乌兹别克人冲突,以“圣者”身分进入叶尔羌汗国,受隆重欢迎,被聘为宫廷顾问,并先后巡游南疆各城,广行布教。因倡导苏非派须适应各民族风俗习惯,融洽地执行宗教法律,受喀什噶尔和叶尔羌封建主的尊崇,收门徒及馈赠土地甚多,为子孙在新疆地区的活动奠定了基础。死于中亚,被安葬在故乡。有4妻,24子。长子和第7子分别为“白山派”和“黑山派”之祖。

猜你喜欢

  • 呼伦布雨尔

    见“呼伦贝尔”(1390页)。

  • 泉献诚

    唐朝将领。高句丽人。泉氏。唐卞国公泉男生子。初随父附唐,拜右武卫将军。天授(690—692)中,以右卫大将军兼羽林卫。武后曾出金币,选善射者,谏曰:“陛下择善射者,然绝非华人。臣恐唐官以射为耻,不如罢

  • 㑽郎让

    部分彝族的自称。亦作他鲁、他留。他称㑽郎族。原为所属村寨名,后以之为本支名。主要居住在云南省丽江等地。详见“彝族”(2594页)。

  • 喀喇沙尔

    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维吾尔语,“黑城”之意。康熙(1662—1722)中,准噶尔部噶尔丹占其地为牧场。清朝平定准部后,乾隆二十三年(1758),建喀喇沙尔城。城周254丈,高1

  • 耶律仁先

    1013—1072辽代中期著名将领。字一得,又字乣邻,小字查剌。契丹族。仲父房之后,南府宰相耶律思忠子(一作瑰引子)。性豪爽,有智略。兴宗时入仕,初任左千牛卫将军,出入宫中,给事左右。继授崇德宫使,总

  • 室建河

    即“望建河”(2096页)。

  • 吉里亚克

    见“费雅克”(1771页)。

  • 杭州八旗驻防营志略

    书名。张大(字小云)辑。光绪十九年(1893)成书。25卷。分定浙志功、靖腆志威、平蕃志伐、迎銮志恩、分注志谟、科第志例、筹海志防、守营志烈、经制志政、驭禄志储、建牙志盛、祠宇志典、孝烈志节、撰述志目

  • 斡耳罕河

    即“斡儿寒河”(2427页)。

  • 安庆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之一。初名清真堂(一作礼拜堂)。在安徽安庆市大南门内忠孝街(今名清真寺街)。明成化(1465—1489)初,由骠骑将军马义(回族)等兴建。清康熙(1662—1722)中叶改建。道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