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磨些蛮

磨些蛮

唐代古族名。为汉晋时“摩沙夷”之同音异译。《蛮书》卷4:“磨蛮,亦乌蛮种也”。据《太平御览》卷789引《南夷志》,此磨蛮湮些字,应为磨些蛮。《蛮书》卷1台登条及卷2泸水条,其分布在东沪水(今雅砻江)以西至磨些江(今丽江县周围的一段金沙江)两岸地带,即今四川盐源县西南至云南丽江县一带,与汉晋时期的分布一致。但有一部分向南迁至今宾川县境内,为“六诏”中的越析诏。一说“磨蛮”为族名,“磨”与《史记》、《汉书》、《后汉书》中的“牦”、“旄”等称谓有关,当是同名异译。另说古之沫水(今大渡河)亦因古代磨族(末些)活动于该河流域而得名。

猜你喜欢

  • 瓜尔察部

    见“卦尔察部”(1300页)。

  • 杭海岭

    元代山名。又译沆海山。今蒙古国杭爱山。蒙古诸部统一前,为乃蛮部游牧地。宋嘉泰四年(1204)兵败,并于蒙古。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后,为右手万户博尔术辖地。元代为岭北军事要冲,博尔术孙玉昔帖木

  • 泉献诚

    唐朝将领。高句丽人。泉氏。唐卞国公泉男生子。初随父附唐,拜右武卫将军。天授(690—692)中,以右卫大将军兼羽林卫。武后曾出金币,选善射者,谏曰:“陛下择善射者,然绝非华人。臣恐唐官以射为耻,不如罢

  • 颉利可汗

    ?—634唐代东突厥可汗。名咄苾。阿史那氏。※启民可汗染干第三子。原为莫贺咄设,驻帐于五原北。武德三年(620,一作四年),兄※处罗可汗死,继位,依俗复纳义成公主为妻,以始毕可汗子什钵苾为突利可汗,又

  • 宏词科

    见“制举宏词科”(1454页)。

  • 达隆切瓦·洛桑丹白尼玛

    1782—1836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三十二任堪布。藏族。出生于隆务地方之萨吉村。由夏日诺门罕受沙弥戒。乾隆五十五年(1790),被迎入隆务寺坐床。五十七年(1792),遵隆务诺门罕之嘱入隆务大寺经院学

  • 雅尔河卫

    见“阮里河卫”(933页)。

  • 河西字

    元代对西夏文的称呼。西夏所创记录党项族语言的文字,称蕃书、蕃字或蕃文,后世称为西夏文。元代仍流传使用。因西夏已灭亡,其故地在黄河以西,故改称此。

  • 土观呼图克图七世

    见“罗桑丹却尼玛”(1423页)。

  • 大清允

    渤海国宗王。一说为※大元义子。唐贞元十年(794)正月,率30余人赴唐朝贡,受唐封右卫将军同正,余皆拜官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