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维吾尔语

维吾尔语

我国维吾尔族使用的语言。主要分布在新疆维于尔自治区,使用人口约722万(1990)。另外,在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廿共和国有22.8万(1989)人使用这种语言。维于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原苏联学者H·A·巴斯卡科夫将其归入该语族西匈语支噶逻禄语组中的噶逻禄一花喇子模次语组。同在一个次语组的还有乌兹别克语、金帐汗国东部的语言和察合台语。现代维吾尔语的主要特点是:在语音方面,有8个元音音位;同语族多数语言属于独立音位的ə和i在这种语言中合并为一个音位;在一定条件下词的非重读音节中的a、ε会弱化为e、i,并由此出现了元音e;除有部位和谐外,唇状和谐主要表现在窄圆唇元音可以出现在窄圆唇元音之后,也可以出现在宽圆唇元音之后;在元音和元音的搭配上,元音e、i表现出中性的特点;有23个辅音音位;塞音和塞擦音分清浊对立的两套;词首j和同语族一些语言词首的dʤ相对应,固有词里复辅音可以少量出现在词尾,但一般不出现在词首;词重音一般不区别词义,通常落在词的最后一个音节。在语法方面,名词有数、格、领属性人称和谓语性人称的范畴;形容词分性质形容词和关系形容词两类,部分形容词有级的变化,分原级和减弱级两种;动词有态、能动、否定、疑问、式、时和人称等范畴和形动词副动词、动名词等形式;助动词较丰富;缺少固有的连词;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一宾语一谓语;修饰词位于中心词之前。在词汇方面,构词的主要方法是派生法,其次是合成法;有较多的借词,主要来自阿拉伯语、伊朗语、汉语和俄语。维吾尔语可以分为中心方言、和田方言和罗布方言。各方言之间差别不大,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中心方言是现代文学语言的基础方言。我国现行的维吾尔文是一种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60年代至80年代初同时使用过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原苏联的维吾尔族1930年由阿拉伯字母转用拉丁字母,1946年改用以基里尔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猜你喜欢

  • 木哥

    见“末哥”(247页)。

  • 察割之乱

    辽代(契丹)初期重大政治事件。察割,即耶律察割,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四弟耶律安端子,为辽世宗耶律阮的族叔。世宗即位时,淳钦太后不允,将兵抗击,在此两强争斗之时,他见世宗宽厚,乃怂恿其父投附世宗。后世宗确立

  • 恭阿

    1624—1649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庄亲王舒尔哈齐孙,贝勒※阿敏第四子。因其父于天聪四年(1630)坐罪,被废为庶人。后复入宗室。顺治五年(1648),随郑亲王济尔哈朗进军湖广,镇压反清斗争

  • 劝龙晟

    798—816唐代南诏第八世王。又作券龙晟、劝龙成、龙蒙盛。乌蛮,姓蒙氏。寻阁劝之子。元和四年(809),父卒,嗣位,受唐封袭南诏王。五年,改元龙兴。数遣使赴朝入贡。费金3千两铸佛三尊,送置佛顶峰寺。

  • 锡纳干潮尔

    即“潮尔”(2527页)。

  • 嘉呼尔

    土族他称。蒙族、藏族对土族的称谓。“嘉”意为“汉”、“中国”,“嘉呼尔”意即为“汉地的蒙古人”。参见“土族”(63页)。

  • 打叶

    ?—1442明代海西女真首领。女真族,纳喇氏。一说即叶赫始祖※胜根打喇汉。世居胡笼(今黑龙江省呼兰河流域)。永乐四年(1406),任塔里木卫第一任指挥使。三传至成化(1465—1487)初年,一说被土

  • 纳苏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彝语音译,意为“尚黑色而强大的一支人”。他称墨彝、白彝、彝家、甘彝等。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曲靖地区、昭通地区及文山、红河、大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部分

  • 摆三勿儿威正台吉

    明代蒙古右翼永谢布万户喀喇沁部领主。又称把都儿黄台吉、黄把都儿。孛儿只斤氏。※巴尔斯博罗特济农孙,※昆都力哈长子。驻牧于独石口以北,属部在张家口与明朝互市。子4,长子即著名的龙虎将军白洪大台吉。

  • 文种

    春秋末赵国大夫。字伯禽(一作子禽)原为楚国郢城人。曾作宛(今河南南阳)令。后仕越为相国,时人多称大夫种。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越为吴所败,越王勾践被困会稽山(今浙江绍兴),欲自刎于此。以“汤系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