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冶
【生卒】:1177——1265
字仁卿,真定栾城(今河北栾城)人。初登金进士第,为钧州知事。1232年北渡,流落忻、崞间。后被忽必烈召至藩邸。提出“为治之道,不过立法度,正纪纲而已”的主张。著有《敬斋文集》四十卷,《壁书藁削》十二卷,《泛说》四十卷,《古今黈》四十卷,《测园海镜》十二卷,《益古衍段》三十卷。
【介绍】:
【生卒】:1177——1265
字仁卿,真定栾城(今河北栾城)人。初登金进士第,为钧州知事。1232年北渡,流落忻、崞间。后被忽必烈召至藩邸。提出“为治之道,不过立法度,正纪纲而已”的主张。著有《敬斋文集》四十卷,《壁书藁削》十二卷,《泛说》四十卷,《古今黈》四十卷,《测园海镜》十二卷,《益古衍段》三十卷。
【介绍】:
【生卒】:1303——1323即硕得八剌,仁宗嫡子。即位后与太后答吉权臣铁木迭儿不合,任用拜住为左丞相主持朝政,疏远和摆脱了铁木迭儿。选用汉儒,先后颁布《大元通制》和“助役法”,实施新政。至治二年(1
字子季。一作季。春秋时人。孔子学生。【介绍】:春秋时鲁国人,字子秀,一作子季。孔子弟子。以涉览六籍著称。
【介绍】:南朝梁吴郡人,字士和。尝学道讲经。善八体书,以云篆书《茅山南洞记》,甚工。
【生卒】:1651—1709【介绍】:清汉军镶白旗人,字子懋,别号一菴。高天爵弟。初以门荫补笔帖式。康熙间历任府、县等官,累擢至安徽巡抚,以才干著称。
【生卒】:931-950即刘承祐,后汉高祖次子。刘知远镇守太原,他被署为节院使。后汉建立,授左卫大将军,封周王。高祖死,遂即位称帝。在位两年,其间曾平定李守贞反叛;郭威势力逐渐增强,自邺都起兵,击败京
【介绍】:唐僧。居天台山国清寺。德宗贞元二十一年,日本僧人最澄渡海至,欲求天台之法,属道邃讲训,委曲指教,尽授其旨。后最澄归国,斯教大行,遥尊道邃为祖师。
【生卒】:1623—1662【介绍】:即朱由榔。明神宗孙,桂端王朱常瀛子。崇祯九年,封永明王,隆武时袭封桂王。隆武帝死,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推桂王为监国,驻肇庆。旋即皇帝位,以次年为永历元年
【生卒】:?—838【介绍】:唐宗室。文宗长子。始封鲁王,后册为皇太子。因不能循法度,又杨贤妃数谮之,帝欲废,群臣力争,免。寻暴卒。谥庄恪。
【介绍】:宋泉州惠安人,字子中。宁宗嘉定间进士。为永嘉县尉,会盐寇掠境,亟发兵擒之,上功于府,太守怪不先告,欲斩之,略不少屈,径去。后以荐知海丰,卒于任。
字持国,婺源(今属江西)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历官永新知县、御史、陕西巡按。上疏陈修宫殿而征矿税,并论税监梁永走私罪。永抵赖,乃尽捕其爪牙,关中始靖。天启中,累升至兵部右侍郎。廷推南京吏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