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假令

猜你喜欢

  • 孟光

    【介绍】:贞元二十一年(805)为台州录事参军。尝作诗送日僧最澄归国。《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1首。

  • 于兴宗

    【介绍】:唐代诗人。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生卒年不详。宝历二年(826)为东阳令,刘禹锡有诗相答。大中七年(853)左右为绵州刺史,登越王台赋诗,和者十余人。后为洋州刺史。累至河南少尹。《全唐诗》存

  • 泛槎

    神话传说天河与海通,每年八月有浮槎来海上,有人乘之而去,见到了牛郎织女。见晋张华《博物志》卷一〇。后因以“泛槎”为乘木筏登天的典故。亦用为咏仙迹或泛舟之典。李峤《同赋山居七夕》:“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

  • 献长杨

    指扬雄向皇帝献《长杨赋》。亦泛指文人欲以文章仕进。李白《古风》之八:“子云不晓事,晚献长杨辞。”参见“献赋”。

  • 燕于飞

    《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序认为此诗叙卫庄姜送妾归宁之事。后因以“燕于飞”为咏离别之典。许浑《送杨发东归》:“红花半落燕于飞,同客长安今独归。”

  • 别岸客帆和雁落,晚程霜叶向人飞

    【介绍】:罗隐《东归途中作》诗句。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三“唐人句法”条引为“精绝”例示。

  • 孙翃

    【介绍】:见孙翌。

  • 白衫举子

    【介绍】:姓名无考。五代后梁时,曾衣白衫作舞歌,讥宰相敬翔专权。《全唐诗》存诗1首。

  •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近体诗平仄对仗的格律。指五言诗每句的第一、第三字,七言诗每句的第一、第三、第五字对平仄的要求不严格,即可平可仄;相对而言,五言诗的第二、第四字,七言诗的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严格遵守格律。这只是

  • 卖珠儿

    指西汉武帝佞臣董偃。董偃姿容美好。年幼时与母亲以卖珠为生。十三岁,随母亲出入汉武帝姑馆陶公主家,为公主所宠幸。随公主入见武帝,受宠,被称为“主人翁”。后东方朔谏武帝,始疏远了他。见《汉书·东方朔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