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扑抶

扑抶

用杖、鞭或竹板打。沈佺期《被弹》:“劾吏何咆哮,晨夜闻扑抶。”李白《赠清漳明府侄聿》:“蒲鞭挂檐枝,示耻无扑抶。”

猜你喜欢

  • 踏歌词四首

    【介绍】:刘禹锡作。词,原注:“一作‘行’。”诗有“为是襄王故宫地”,则作于长庆二年(822)至四年在夔州刺史任。踏歌本出《西京杂记》:“汉宫女以十月十五日相与联臂踏地为节,歌《赤凤来》。”后盖演变成

  • 发端

    指律诗的第一、二句。即首联。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古律,有今律。有颔联,有发端,有落句。”参见“首联”。

  • 五月披裘

    盛夏身着皮衣。汉王充《论衡·书虚》:“传书言: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瞋目拂手而言曰:‘……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季子

  • 挂冠

    《后汉书·逢萌传》载:逢萌学经于长安,不满王莽所为,即解冠挂于东都城门而归隐。后因以“挂冠”为辞官归隐之典。张说《杂诗四首》之三:“挂冠谢朝侣,星驾别君门。”

  • 彦国吐屑

    彦国,晋代胡毋辅之的字。胡毋辅之有高才,擅辩论,时人称:“彦国吐佳言如锯木屑,霏霏不绝,诚为后进领袖也。”见《晋书·胡毋辅之传》。李瀚《蒙求》:“淳于炙輠,彦国吐屑。”

  • 余延寿

    【介绍】:见徐延寿。

  • 杜诗捃

    明唐元竑撰。凡四卷。是编乃唐氏读杜诗时所作札记,其所阅盖千家注本,故不录全诗,所评之诗亦多非全首,而仅拈出诗中某句某联予以评解,时有一段评语中涉及数首者,类似诗话。其评解范围颇广,或阐释诗意,或训解典

  • 管宁

    东汉末高士。避乱居辽东,常戴皂帽,穿布裙,坐木榻。征命屡至,固辞不就。见晋皇甫谧《高士传·管宁》。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扁舟不独如张翰,皂帽还应似管宁。”

  • 丈八蛇矛

    《晋书·刘曜载记》:“安左手奋七尺大刀,右手执丈八蛇矛,近交则刀矛俱发。”后因以“丈八蛇矛”指勇士所执的武器。李白《送外甥郑灌从军》之二:“丈八蛇矛出陇西,弯弧拂箭白猿啼。”

  • 孔父伤时

    孔父,指孔子。《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杜甫《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