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虎丘

虎丘

在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距城7里。又名海涌山、海涌峰。山高34米。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于此。传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墓上,故名虎丘。一说因丘如蹲虎,以形名。唐时因避太祖讳,曾改称武丘。山上岩壑奇特,风景幽美,名胜古迹众多。神话传说纷纭。享有“吴中第一名胜”、“江左丘壑之表”美名。主要名胜有鸳鸯冢、断梁殿、塔影桥、憨憨泉、试剑石、枕头石、真娘墓、千人石、剑池、白莲池、仙人洞、云岩寺塔等“虎丘十八景”。山前塘河乃白居易主持开凿,旁筑塘路即山塘街,号称白公堤。唐代诗人游历吟咏虎丘者众多,当时有无名氏曾将咏叹真娘墓的作品辑为《虎丘题真娘墓诗》。沈亚之即有《虎丘山真娘墓》诗。

猜你喜欢

  • 郑玄

    东汉北海高密人,字康成。曾从马融学古文经,游学归里后,聚徒讲学,弟子众至数百千人。郑玄治经以古文为主,兼采今文,融会贯通,遍注群经,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事见《后汉书·郑玄传》。黄滔《奉和翁文尧员外文

  • 仄声

    古汉语声调为平、上、去、入四声,除平声外,上、去、入三声总称仄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平声分为阴平、阳平,仄声中入声消失,故仄声只包括上、去二声。讲求平仄是我国诗、词、曲等文学体裁较重要的特点。

  • 司马都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进士及第。咸通中,与皮日休、陆龟蒙等有唱和。昭宗时曾居于青丘。《全唐诗》存诗二首。事迹见《太平广记》卷二五二引《玉堂闲话》、《唐诗纪事》卷六四。

  • 空草

    荒草。李贺《感讽五首》之三:“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

  • 水宿闻雁

    【介绍】:李益作。水宿,夜宿舟中。诗人以双雁为比,反写自己漂泊在外的孤独空寂愁绪,并以星月满空、秋风惊雁等景色抒发思归怀乡之情。情景交融,意境含蓄蕴藉。

  • 数点山能远,平铺水不流

    【介绍】:项斯《苍梧云气》诗颔联。二句勾画出一幅山色水光图。出句写远山苍茫之景。对句谓水波宁静,平铺不流。二句一写远景,一写近景,远近景致,交互映衬,相资为美。

  • 唐诗三百首词典

    彭铎撰。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出版。21万字。本词典主要收蘅塘退士所编《唐诗三百首》诗中用词,依笔画顺序编排。所收词条论词不论字,偶有近于词的词组,但不包括诗题中的词。每一词条下,除释义、举例

  • 轵道

    亭名。在陕西省西安市东北。秦末子婴于此降汉。曹邺《秦后作》:“轵道人不回,壮士断消息。”

  • 差事

    怪事,奇事。韩愈《泷吏》:“飓风有时作,抛箕真差事。”

  • 行见月

    【介绍】:王建作。诗写一羁旅行役之人为生计所迫而常年在外奔波劳苦之状和见月思家的哀伤情怀,反映了中唐以后社会动乱不定、人民流离失所的社会现实。结构一气迭转,叙写愈见深透;尤其是多用反诘句法,感情强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