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宣王中兴

宣王中兴

旧史认为,周宣王统治时期,能挽救自厉王以后周王朝出现的颓势,追复文王、武王和周公的业绩,使周王朝一度趋于稳定,可称得上是“中兴”。《史记·周本纪》说: “宣王即位,二相辅之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诗经》里面谈到宣王统治时期北伐��狁,南征荆楚和淮夷,并取得一定胜利,还谈到宣王改封申伯于南国,申命韩侯镇抚北国,以及令仲山甫筑城于东方等事迹,历来被认为是宣王中兴,匡复四方的标志。但是,周宣王的统治,实际上并没有缓和各种社会矛盾,也没能给周王朝注入新的生命力。宣王末年在对姜氏之戎的战争中和征伐太原戎、条戎、奔戎的战争中连续遭到失败,丧失掉“南国之师”。他还抛弃了传统的籍田之礼,在对诸侯的关系中采取了使诸侯离心的错误作法等。周宣王去世不久, 西周王朝即随之灭亡。

猜你喜欢

  • 侬智高起兵

    宋仁宗时广源蛮起兵反抗交趾统治和侵入宋境的事件。十一世纪时,居住于邕州(今广西南宁)左、右江流域的宋羁縻州的壮族,以韦、黄、周、侬四姓最盛。而侬氏聚居的广源州(今广西靖西南越南境内), 自唐末以后实际

  • 广州湾租界条约

    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关于租借广州湾(湛江)的条约。1898年3月(光绪二十四年二月)法国照会清政府,要求云南、两广等省不得割让给他国;清政府将来设立邮政局,聘请法国人襄办;法国修筑滇越铁路;租借广州湾

  • 十二卫

    官署合称。秦汉始置卫将军,后渐分为左右二卫,各置大将军一人以总其事。东晋、南朝、北魏、北齐皆因之。西魏、北周则以十二大将军统率军队。隋炀帝置左右翊卫、左右(骁)骑卫、左右屯卫、左右候卫、左右武卫、左右

  • 陈硕真起义

    唐朝前期较大的一次农民起义。高宗永微四年(公元653年),睦州(今浙江建德)女子陈硕真和妹夫章叔胤率众起义。陈硕真自称文佳皇帝,章叔胤为仆射,童文宝等为大将,攻城掠地,连克桐卢、睦州、于潜等州县,兵锋

  • 田氏代齐

    春秋末年,齐国田氏代替姜齐政权的事件。春秋初年,陈国的公子完逃到齐国,任工正,称田氏。春秋末年齐景公时,公室剥夺民众生产物的三分之二,只剩下三分之一归民众维持生活;对不少民众施行刖刑,以致国家众多的市

  • 百日维新

    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光绪皇帝下“明定国是”诏推行新政起,到同年9月21日(八月六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之间的变法活动,共一百零三天,史称“百日维新”。新政的主要内容:政治方

  • 西北回民起义

    即陕西、甘肃、宁夏和青海等地回民反清武装斗争。1862年5月(同治元年四月)太平军扶王陈得才和遵王赖文光率部进逼西安, “往结回众”,陕西渭南回民群众纷起响应。回民军以渭南仓渡镇、同州(今大荔)王阁村

  • 九公封建

    蒙古骑兵大举南下,金军望风溃散,城邑不守。北方一些土豪和金之遗民纷纷结堡建寨, 自立名号,守土抗蒙。金朝自身既无力抗御蒙古,又不能制驭这些武装,遂封以公侯以羁糜之,使为藩篱。兴定四年(公元1220年)

  • 庆元党禁

    南宋宁宗时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宁宗即位初,赵汝愚以决策内禅拥立之功出任右丞相,荐朱熹等一批道学知名人士入朝参政,力主整顿朝纲,裁抑左右近习,遂与急于操纵政柄的外戚枢密都承旨韩仛胄发生利害冲突。庆元元年

  • 安武军

    1915年袁世凯准备复辟帝制期间,改任安徽巡按使倪嗣冲为安武将军,督理安徽军务,倪遂将所部称为安武军。倪嗣冲是北洋集团中反动军阀头目之一,曾卖力地支持袁世凯称帝;袁死后又拥护段祺瑞推行“武力统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