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

秦王李世民发动的与太子李建成争夺皇位继承权的一次政变。李渊在建唐过程中,多得力于李世民的谋略和征战,但李世民排行第二,按照封建的皇位继承传统,李世民不能承袭皇位。长子李建成虽被立为太子,但他妒嫉李世民的才干和功绩,故勾结李元吉极力排挤陷害李世民。因此,兄弟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愈演愈烈。李建成、李元吉欲谋害李世民而未遂,于是又企图剪除李世民的羽翼。李世民的幕僚个个旦夕不保。武德九年(公元626年) 突厥进犯,李建成推李元吉代李世民北征,李元吉请将秦王府骁将调归自己指挥,进一步削弱李世民势力,并预谋出征前暗杀李世民。李世民闻讯,知事已燃眉,乃与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共谋诛杀李建成、李元吉之计。李世民密奏李建成、李元吉淫乱后宫,李渊答应召李建成进宫察问。六月四日,李世民率长孙无忌等人,伏兵于太极宫北面、朝见必经的玄武门。李建成、李元吉至临湖殿,发觉异常,拨马东归。李世民先发制人,射杀太子李建成,尉迟敬德杀齐王李元吉,击败东宫及齐王府卫队,并杀李建成、李元吉诸子。李渊无奈,遂立李世民为太子。八月,传位李世民, 自称太上皇。李世民登极,改元贞观,是为唐太宗。因此次政变发生在玄武门,故史称玄武门之变。

猜你喜欢

  •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约在唐代中叶。永徽、开元年间伊斯兰教建立的大食国曾两次派使来唐。安史之乱时,唐亦用大食兵,以收两都。不少大食士兵,落籍中国。与此同时,伊斯兰教亦传入中国。由东南海路到达中国的伊斯兰教

  • 中都战役

    金蒙间一次重要战役。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蒙古军于乌沙堡、浍河堡大败金军后,十月,前锋直逼金统治中心中都(今北京)。主战派完颜天骥与完颜律明先后奉命组织军民,以坚固城垒为依托,在中都城内外奋战抵抗

  • 中英天津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6月26日(咸丰八年五月十六日)桂良、花沙纳代表清政府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天津签订。共五十六款, 另附《专条》。主要内容:英国公使常驻北京

  • 唐寓之起义

    南齐时三吴地区的农民起义。永明三年(公元485年)冬,富阳(今属浙江)人唐寓之,乘却籍户对肖齐统治的不满,聚集四百人在新城(治今浙江富阳西南)举行起义,获得广大农民支持。起义军先后攻下富阳和钱塘(治今

  • 茶马司

    官署名。北宋初曾设市马务,掌管向西北少数民族买马事宜。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于熙、河二州置买马场,另设提举成都府路买茶公事,以蜀茶买西北马。后合为都大提举茶马司。南宋时,都大提举茶马司辖秦(陕西

  • 给客制

    曹魏政权为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常把国家领有的屯田农民赐给世家大族,国家免除这些农民的赋税徭役。史称“给客制”。它实行于曹魏后期,西晋以后,发展成为系统的荫客制度。

  • 涞水之战

    涞水义和团伏击清军的一次战斗。1900年5月12日(光绪二十六年四月十四日)直隶涞水县高洛村义和团民联合涿州(今涿县)、易州(今易县)、新城、涞水各县义和团众数百人,进攻本村教会武装,毁教民房屋三十余

  • 北征乌桓

    曹操进攻袁绍残余势力和乌桓贵族蹋顿单于的战争。官渡战后,袁绍病死。曹操利用袁绍外甥、并州(治今山西太原西南)刺史高干的力量,赶走袁尚、袁熙。袁氏兄弟逃奔辽西郡(治今辽宁义县西),投靠乌桓贵族蹋顿单于。

  • 潞川之战

    前秦与前燕间的战争。襄邑(今河南睢县西)战后,前燕国力日衰。建元六年(公元370年)四月,前秦王苻坚,派王猛、杨安率军六万,兵分两路,大举攻燕。王猛率主力攻克壶关(今山西长治东南),杨安攻克晋阳(今山

  • 中法越南条款

    见“中法会订越南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