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九经说

九经说

十七卷。清姚鼐(1732-1815)撰。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学者称为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今桐城县)人,著名文学家、经学家。乾隆二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散官主事,历官兵部主事、礼部、刑部郎中、记名御史等职,曾参与编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庐州府志》、《江宁府志》等书。自告归后,主讲江南、梅花、紫阳、敬敷、钟山等四十余年,桃李众多。姚鼐早年从师世父姚范和刘大櫆。工为古文,创桐城学派,所作文高深简古近于司马迁、韩愈,清丽流畅又近于欧阳修、曾巩。治经博采汉儒之长,而折衷于宋,以程朱为宗。认为孔子没而大道微,在秦朝焚书灭学之后,汉儒各有师承,而通儒又能贯穿群经,左右证明,择长去短,使孔子之道不致中断,功不可没。东汉以后,杂以谶讳;魏晋之间,徒尚空谈,以清言为高要,以章句为尘垢;唐一统天下,兼集南北众长,定为义疏,明确统贯,而所取或是或非,未能折衷;赵宋之世,程朱继出,颇得圣人精深之旨,群经略有定说,且修己立德,践行其言,因而为后世仰慕,纷纷从而宗之。元明之际,著为功令。当明朝佚君乱政屡兴,士大夫却能维持纲纪,明守节义,使明代久而后亡,都是宋儒论学之功。因此,姚鼐对那些想要舍弃程朱而独宗汉儒的学者,进行了猛烈的攻击。极力主张“义理、辞章、考据不可偏废。必义理为质而后文辞有所附,考据有所归”(《清儒学案·惜抱学案》)。除本书外,所著尚有:《三传补注》三卷、《老子章义》二卷、《庄子章义》十卷、《惜抱轩文集》十六卷、《诗集》十卷、《书录》四卷、《法帖题跋》一卷、《笔记》十卷、《左传补注》一卷、《公羊传补注》一卷、《穀梁传补注》一卷等,编有《古文辞类纂》四十八卷。本书是姚鼐解经著作,撷取儒家经籍中有关内容,列为专题,考证其实,辨析其义,阐发其理,对前人所述择善而从。序目后有陶定申所作记。全书包括《易说》二卷、《书说》四卷、《诗说》一卷、《周礼说》三卷、《仪礼说》一卷、《礼记说》三卷、《春秋说》一卷、《论语说》一卷、《孟子说》一卷。所取属某经某条,则在该经名及条目下加一“说”字,即作为其专题,每经先概述该经源流,包括传卷分合,诸儒研究概况。每经数条或数十条不等,先举各家传说于前,次参己说于后。各说对汉儒传注与宋儒义理兼收并蓄,遇有疑点则择善而从。如《尚书说》多采程朱之说,同时指出程朱某些见解来自汉魏学者,又认为今所传古文《尚书》,朱熹最先发现其假,后人循此考寻,到阎百诗等人,尽发臧证,是非大明。不同意那种既认为伪古文《尚书》不是真本,又承认其所说之理惬当的观点。《荡荡上帝说》认为,朱熹不用旧说,意似迂曲,且与诗意不贯,不如《毛诗》所说贴切。《公子有宗道说》认为郑玄说经,已得其义,但宋儒不能详其本义,舍弃郑玄以致于妄。《诗说》论《关雎》篇,认为朱熹《诗集传》以为宫人美后妃之诗,确不可易。其《易说》专以程朱为宗,如《翰音登于天说》,程说登于天的,是其声音,朱说鸡称“翰言”,句意是鸡要登天。姚鼐认为以程说为是,而程朱之说实出自唐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姚鼐上溯李书,下考程朱本义,提出自己的见解,做到择善而从。本书以征实获得学术界好评。陈澧曾称:“姚姬传《九经说》,实有家法,过望溪远甚,虽学海堂《经解》不收,要自可传。”有《惜抱轩全集》本,同治本,光绪本,民国本。

猜你喜欢

  • 蒙求

    二卷。唐李翰(生卒年不详)撰。李翰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华之长子。弱冠擢进士第,累迁大理司直,拜左补阙,加翰林学士。是书系传授经史百家知识的蒙书,李良进表称之“错综经史,随便训释”,李华序称“引古

  • 异物汇苑

    ①五卷。旧本题明王世贞(1526-1590)撰。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才学富赡,好为诗文。明“后七子”之一。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世说新语补》、《画苑》、《书苑》等

  • 寒香阁诗集

    四卷。清邓钟岳(约1736年前后在世)撰。字东长,号悔庐。山东聊城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第一。官至礼部左侍郎。本集是其子汝功汝敏编纂,计有古今体诗一百九十二首。其诗颇温厚和平,而材地稍弱,尚不

  • 栗斋文集

    十一卷。明金瑶(约1544年前后在世)撰。金瑶,字德温,号栗斋,安徽休宁人。生卒不详。嘉靖十年(1531)贡生,授会稽县丞等。著有《六爻原意》。此集为其外孙江从龙所梓。《四库全书总目》称是文:颇有轶宕

  • 王文成集传本

    二卷。清毛奇龄(详见《仲氏易》)撰。记述明代著名理学家王守仁事迹。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余姚人,谥号文成,明代心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毛奇龄宗师王守仁,其籍贯萧山又与余姚同郡,遂特为其作传,上于史馆。后其

  • 汉魏石经残字叙录

    一卷(排印本)。王献唐(1897-1960)、屈万里(1907-1979)合著。王献唐,名琯,字献唐,后以字行,山东日照人。1929年任山东图书馆馆长,搜罗乡邦文献及钟鼎彝器、泉币、钵印、封泥、石刻、

  • 蕙澞杂记

    一卷。清代严元照(生卒年不详)撰。严元照著有《尔雅匡名》等书。本书涉及内容上自经、子部书籍的有关内容,下到诗词曲牌的评论。主要论述了版本的精劣、学派的流别、诗词的工粗、儒学理论的“显要”等。书中语言精

  • 诵诗楼诗钞

    一卷。清许瑞云撰。许瑞云,生卒年不详,字四娟,江苏金山(今属上海)人。唐天溥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道光二十二年(1850)刊本。书前有杨秉杷的序言,及作者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自己所作序言,书末有

  • 绝妙好词笺

    七卷。清查为仁(1693-1749)等撰。查为仁字心谷,号莲坡居士,宛平(今北京丰台)人。康熙举人,因被讦得罪下狱,八年始释。发愤读书,居天津水西庄,筑板屋称花影庵,藏书万卷,往来名士甚多。有《蔗塘未

  • 蠙衣生易解

    十四卷。明郭子章(1542-1618)撰。子章字相奎,号青螺,又自号为蠙衣生,江西泰和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广学博览,著述甚富。是他归田以后所作的。卷一为易论六篇;卷二至卷九,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