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经文字疑

五经文字疑

三卷。清孔继涵(1739-1783)撰。继涵字体生,号蕴谷,山东曲阜人,孔广森之叔。乾隆辛卯进士,官户部郎中。继涵博综诸学,所抄校书数以千计。藏书多达十几万卷,遇到罕见的书即校勘付刻,世传有《微波榭丛书》。自著还有:《夏小正考异》一卷、《九经文字疑》一卷、《水经释地》八卷、《长行经》一卷、《同度记》一卷、《红榈书屋杂体文》七卷、《诗集》一卷、《微波榭遗书》等。本书收入《微波榭遗书》中《五经文字》后,是继涵附刊所作中的一种。全书与《五经文字》一样,分为上、中、下三卷。《五经文字》和《九经字样》,本来附刊于开成石经之后,嘉靖乙卯年地震,这二刻和石经一起遭损,西安府学员王尧典等人依照旧文,集其缺字,别刊于石经碑旁,以便利摹补。但较多讹误,不足为据。长兴中,敕令与《九经字样》同时刊刻,但又长久不传,无从订正。乾隆中叶,扬州马曰璐得到宋代拓本,加以摹刻,始有完本。继涵因见石已损坏,补缺又多舛误,于是用马本校补石刻损字,就有了本书。书中举凡石刻缺字,据马本增补的,全都标出,以著明其所本,对石刻损字,马本可补,但因疑不敢据以补入的,也全都著录,存以待考,以备参证,而代为校勘,因此附于所刊《五经文字》之后,另为一编,并以“疑”作书名。根据本书来校阅其所刊《五经文字》,就可以了解他所增补,无一不有所本。而对于马本可补原石刻缺字,因疑宁缺不滥,尤为一丝不苟。继涵对古籍的校订之善,从本书可略见一斑。戴东原推崇其精审,严可均讥讽其改窜,两家持论谁是谁非,可以根据本书来断定,而且石刻五经文字的损字,无论王补与马本的异同,孔刊增补的取舍,也可根据本书,一一加以考索。有《微波榭遗书》本,《青照堂丛书》摘三编四函·五经文字附。

猜你喜欢

  • 坤舆格致略说

    一卷。比利时南怀仁(1623-1688)著。南怀仁字敦白,比利时耶稣会士。1656年来华,1658年抵澳门,次年往西安传教。1660年应顺治帝邀进北京,为汤若望重要助手,治天文历法。后因汤若望案下狱。

  • 礼记衷要

    三十卷。清李式谷(生卒年不详)撰。式谷,浙江仁和县(今浙江省余杭县)人。贡生,因家中失火而毁容。善作画,工写真,于经学亦有研究。作《礼记衷要》三十卷。卷首有吴荣光《五经衷要》序。言:“自汉氏以来,说经

  • 持静斋书目

    四卷,续增书目一卷。清丁日昌编。丁日昌(1823-1882),字禹生,又作雨生,广东丰顺人。贡生,历任江苏、福建巡抚。藏书宏富,尤精校雠。同治四年(1862)官上海道时,郁松年(约1816-1886)

  • 河图洛书考

    无卷数。清王崧撰。王崧字伯高,号乐山,云南浪穹人。嘉庆进士,曾官山西武乡县知县。作者认为唐以前说易诸家所言河图洛书多为空言立说,毫无根据,而宋儒作河图二式,并列于经传,但不知从何处所得。此书据《东都事

  • 天基圣节排当乐次

    一卷。宋周密撰。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自号泗水潜夫,工诗词。此书系陶宗仪从周密《武林旧事》中辑出。原书为追记南宋盛时京师(今杭州)的情况。天基圣节即万寿节。此书详细记载了理宗时期

  • 正韵

    见“洪武正韵”。

  • 圣学真语

    二卷。清毛先舒(详见《声韵丛说》)撰。是编乃先舒扼要概括《匡林》、《格物问答》诸书言论而成。其学出于刘宗周,主其“良知论”,但宗周认为理即是气之理,断然不在气先,不在气之外;离心无性,离气无理,提倡“

  • 续复古编

    四卷。元曹本(生卒年不详)撰。曹本字子学,大名(今属河北)人。尝为都昌丞,调官京师,出佐信州幕府。是书为订补张有《复古编》之作,体例悉仍《复古编》之旧,而字数大增:张书二千七百六十一字,是书六千零四十

  • 瓶水斋诗集

    十七卷。《别集》二卷。清舒位(1765-1816)撰。舒位字立人,号铁云。直隶大兴(今北京)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此后屡试进士不第,长年奔走四方,从军西南,游于戎幕。后来又设馆授徒,浪迹吴

  • 沧江虹月词

    三卷。清汪初(1776——1808)撰。汪初,字绛人,钱塘(今杭州市)人,十七岁入邑庠,屡失意于省试,捐资为库大使,后为生计,入蜀佐四川按察使幕。《沧江虹月词》风格前后不一,以汪初赴川为分野。入川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