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卷。清毛奇龄(详见《仲氏易》)撰。记述明代著名理学家王守仁事迹。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余姚人,谥号文成,明代心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毛奇龄宗师王守仁,其籍贯萧山又与余姚同郡,遂特为其作传,上于史馆。后其
一卷。晋夏侯湛撰。其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夏侯湛字孝若,谯国谯人,官至散骑常侍,其事迹见《晋书》本传。是书有的称《新论》,有的称《夏侯子》,《意林》云《新论》十卷。《隋书·经籍志》、《唐书·经籍志》
七卷。宋王执中(生卒年不详)撰。王执中,字叔权,瑞安(今属浙江省)人,南宋乾道进士,官从政郎澧州教授。此书撰成于乾道间(1165-1173),初刊于嘉定十三年(1220),共七卷,不著撰人姓名。初刊本
五卷。清曹庭栋(1699-1785)撰。曹庭栋字六圃,浙江嘉善人,少时嗜好学习,工诗,中年绝意进取,杜门著书,尝于所居累土为山,环植花木以奉母,名曰慈山,因此自号为慈山居士。生平喜爱弹琴赋诗,临摹篆隶
三卷。清钟禄(1473-1542)编。钟禄号久轩,正白旗满洲人。是书系钟禄自抄之本,凡辑《千字文》三种三卷。第一卷,周兴嗣《次韵王羲之书钟繇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本;第二卷,彭元瑞《恭跋御制
《大唐内典录》称《一切经音义》为《众经音义》。详见“一切经音义”。
六十八卷。明李贽撰。李贽事迹详见《九正易因》。是书记述战国至元史事,纪传体裁,纪传之中,又各立名目。前有自序曰:“前三代吾均勿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
二十卷。宋郭雍(1095?-1187)撰。郭雍,字子和,号白云先生,洛阳(今属河南省)人,后隐居峡州(今湖北宜昌市东南)。作者早年业儒学,后潜心医学,另著有《郭氏传家易说》。此书为作者研究伤寒学成果,
不分卷。清潘兴祚撰。潘兴祚字孝桥,平江(今湖南平江)人。是编以汉唐以来注疏,众说纷纭,源流各异,不揭其体要,则泛而无归;不衷诸至当,则杂而不粹。唯朱子能荟萃众说,择精语详。而群言互著,疑义颇多。于是剖
二十四卷。附录一卷。清王熙(1678-1703)撰。王熙,字子雍、胥庭,号慕斋、瞿庵。直隶宛平(今属北京)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曾官任礼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等。身在朝廷,却喜交名士,好作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