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学章句

大学章句

一卷。论语集注十卷、孟子集注七卷、中庸章句一卷,合称四书章句集注,南宋朱熹(1130-1200)撰。朱熹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南宋大儒,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学集大成者,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因寓居建阳考亭,世称考亭先生。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中进士,官至宝文阁待制。他批判吸收了佛、道思想,建立了庞大的“新儒学”思想体系,后人将其与二程理学合称为“程朱理学”。因其长期在福建讲学,所创学派被称为“闽学”。朱熹主张理在气先、讲究格物致知,他所建立的理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影响远及日本和东南亚地区。主要著作有《朱子语类》、《四书章句集注》、《朱文公易说》、《诗集传》、《楚辞集注》等。《大学章句》、《中庸章句》均成书于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基本上是作者自己的注释。《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成书于孝宗淳熙四年(1168),多引用二程及程门弟子的言论。光宗绍熙元年(1190),朱氏知漳州,刊刻四书,《四书》之名由此始。朱熹继承二程的观点,特别尊崇《孟子》和《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使之与《论语》并列。他认为“《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大学》中的经乃“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乃“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而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四者合起来,代表了由孔子经过曾参、子思到孟子这样一个儒家道统,而二程和朱熹则是道统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朱熹倾毕生精力注《四书》,前后经过四十余年。注释注重发挥义理,而疏于名物训诂,以理学的概念、命题来解释《四书》,把《四书》纳入了理学的轨道。注释宣扬“理”为宇宙之本体,认为天地万物皆由“理”派生,而“理”之内容则为仁义礼智信,宣扬“天理人欲,不容并立”,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另外,注释对人性、道德、教育、政治等问题亦颇多阐发。朱熹死后,《四书章句集注》受到统治者重视,逐渐流行,被视为“六经之阶梯”,成为封建社会后期科举考试命题和答卷的标准,是当时读书人的官方教科书。该书版本很多,卷数、名称也有不同。明初司礼监刻本,四十二卷;崇祯十四年(1641)汲古阁版归静远楼印本,十九卷;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于敏中等辑《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抄本,十九卷;清嘉庆间刻本,二十六卷(藏北大)。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1983年标点本。

猜你喜欢

  • 丰溪存稿

    一卷。旧本题唐吕从庆撰。吕从庆字世膺,大梁(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从其祖伸官于金陵,黄巢攻金陵时,他走歙之堨田,后遁居旌德万山,称唐遗民,至南唐时乃卒,年九十七岁。其集《历代史志书目》皆无著录。此

  • 南岳图志

    一卷。明吴懋材撰。吴懋材,生平不详。南岳志,明时已有数种。吴懋材以其卷帙浩繁,篇什冗富,不便随身携带,因摘其大要,汇为一编。《南岳图志》乾隆刻本,共一卷。兹篇删削旧志多有不当处,应芟而未芟者甚多。如云

  • 六九斋撰述稿

    四卷。清陈瑑撰。瑑字聘侯,一字恬生,江苏嘉定人,道光举人,为陈诗庭之子。为学长于训诂、历算,这大概与他从学于同乡钱大昕有关。此书卷一为释农、释莘、释尊、释附、释赞,皆有关于训诂。卷二为《说文引经异文解

  • 铜剑赞

    一卷。南朝宋、齐、梁时期江淹(444-505)撰。江淹,字文通,卒后谥曰“宪”,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人。江淹年轻时孤贫好学,早年就以文章著名。宋、齐、梁三代都做过官,宋代武帝时任徐州从事;齐代曾任

  • 呻吟语摘

    二卷。明吕坤(1536-1618)撰。吕坤字叔简,号新吾,宁陵(今属河南)人。隆庆五年(1571)中进士。历任襄垣知县、户部主事、山东济南道参政、山西按察使、陕西右布政使、刑部侍郎等职。万历二十五年(

  • 阿弥陀经义记

    一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此义记是为解释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所译《阿弥陀经》而作。智大师所著法华等疏论集禅法三十三部,一百四十九卷,唯此义记最简略,总共有二千余言。开卷

  • 谁與庵文钞

    二卷。《先德传》一卷。清孙世均(生卒年均不详。)撰。孙世均字淅之,号平甫,归安(今浙江吴兴)人。生卒年不详。不喜举业,一意古文,倾心桐城姚氏。著有《谁与庵文钞》。此集为文集。共二卷。内容有序、跋、题、

  • 王氏六书存微

    八卷。近代王闿运(1833-1916)撰。陈兆奎(生卒年不详)辑存。喻谦(生卒年不详)述微。闿运字壬秋,湖南湘潭人。咸丰举人。讲学于四川、湖南、江西等地。清末,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讲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

  • 女仙外史

    一百回。清吕熊(约1640-1722)撰。吕熊字文兆,号逸田叟,苏州府昆山县(今上海昆山)人。他性情孤傲,倜傥不群,学识渊博,曾多次被聘为地方官幕僚,但始终没有作官,平生流连山水,足迹遍天下。他的作品

  • 彰明县志

    五十七卷首二卷,清朱铁梅原本,何庆恩修,李朝栋纂。何庆恩,字恺棠,广西灌阳人,举人,曾任彰明县知县。李朝栋,陇西人,拔贡。彰明志略,创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陈献可,共十卷,分类五十,计一百二十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