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庄子翼

庄子翼

八卷庄子缺误一卷,附录一卷 总共十卷。明焦竑(详见《易筌》)撰。此书成于明万历十六年戊子(1588),体例与其所辑《老子翼》相同。书前有自序,称《列子》出于晋末而可疑,《关尹子》中有婴儿、姹女非老子时代语,认为列子、关尹、庄子都是老子学生,而老子门人学生之书传于世的,只有《庄子》可信。序后列有所用诸家书目,揭示书中引文出处。书目之后,为其所作《庄子翼》八卷。前人注解《庄子》者,有郭象《庄子注》、陈景元《南华真经章句余事》,又有王雱《南华真经新传》、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朱得之《庄子通义》等。焦竑拾摭郭象、林希逸、方杨等二十二家之说注《庄子》全书。旁引支遁、成玄英、江遹、杨慎等十五家言而相互发挥。并附己见题为《笔乘》。又引郭象、司马彪、陆德明、吴幼清等十一家语解章句音义。核其所引,唯有郭象、吕惠卿、褚伯秀、罗勉道、陆西星五家之说为多,其余偶引数条。全书可谓辑众家之说为一炉,仿褚伯秀《义海纂微》而别于王雱《南华新传》。于《庄子翼》后,全录宋代陈景元《南华真经章句余事》(现存于《道藏》)之文,作为《庄子缺误》一卷,可借此考证古注。又作《附录》一卷,收《史记·庄子传》、阮籍《庄注》、王安石《庄子论》、苏轼《庄子祠堂记》、潘佑《赠别》、王雱《杂说》、李世表《庄子九论》等七篇。潘佑为五代时人,《南唐书》及《十国春秋》都有传记,应列于阮籍之后,而焦氏置于苏轼、王雱之间,可谓千虑之一失,而其阐述老庄适性自然之旨,也还深刻。总之,全书是集诸家之说以解《庄子》。书中所引如林支等说,史书不载,不知何据。虽然此书未免芜杂,但其使诸说得以留存,也实为后世研究《庄子》的可参考古籍。现存明《道藏》本(无《缺误》篇)、明万历间刻本(与《老子翼》合装一函)、清《四库全书》本、民国间(1914——1916)《金陵丛书》本(作七卷)。

猜你喜欢

  • 补晋书艺文志

    六卷。清文廷式(18561904)撰。文廷式,字道希,号芸阁,又号纯常子。江西萍乡人。清末维新派人物。光绪进士。授编修。因扶助光绪帝亲政,支持康有为发起强学会,为慈禧嫉恨革职。光绪二十六年(1900)

  • 春秋三传杂案

    十卷。清赵佑(详见《尚书质疑》)撰。该书是作者读《春秋》的心得,依经传次序条录,其中关于《左传》的五卷,关于《公羊传》的三卷,关于《穀梁传》的二卷。该书对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中的误说多有驳正,对何休《

  • 乖庵文录

    二卷。秦树声(1861-1926)撰,秦树声,河南固始人,字幼衡、石衡,号乖庵,光绪进十,官至广东提学使,民国成立,任清史馆总纂。据“文录”自序云“年未逾三十,誓不读齐、梁以下书,”“文录”收寿序七篇

  • 周易摘抄

    五卷。清顾昺撰。顾昺号虚庄,南江人。雍正二年(1724)举人。此编是他的三个经解之一,都是节录御纂《周易折中》内所收集的诸儒之说,参以李光地的《周易观彖通论》,所以叫“摘抄”。间附顾昺自己的意见,也几

  • 石林诗话

    一卷。宋叶梦得(1077-1148)(详见《石林春秋传》)撰。是书为宋代诗论著作。约成书于南渡前后。在体例上承袭旧制,以纪事为主,兼以议论和考证。同时,又辑录了众多的诗坛轶事,几乎涉及了北宋所有的知名

  • 洋防说略

    二卷。清徐家干撰。徐家干,字稚荪,江西义宁(今江西修水)人。生卒年不详。官至荆州(今湖北江陵)知府。据本书其自撰《跋语》中知,徐氏早年“从军苗疆”时就已留心舆地山川之学。癸未(1883)冬,服官来鄂,

  • 洪范皇极内篇

    五卷。宋蔡沈(1167-1230)撰。蔡沈字仲默,南宋建州建阳(今福建建阳)人。为著名易学家蔡元定之子,蔡渊、蔡沆之弟,隐居九峰,屡荐不仕,学者称九峰先生。少承父学,师事朱熹,颇得其传。蔡元定曾研究《

  • 朔平府志

    十二卷。清刘士铭修,王霭纂。刘士铭,河北宛平县(今北京丰台区)人,康熙四十四年(1705)举人,初授山西闻喜县知县,后升任大同府同知,雍正三年(1725)特授朔平府知府。王霭,平阳翼城人,进士出身,雍

  • 茶花谱

    三卷。旧本题朴静子撰。朴静子,生平事迹均不详。著有《茶花谱》一书。是书前有康熙己亥(1719)自序一篇,称此书是其在漳州为官时所作。认为茶花以闽南为最多,但尤以日本洋种最为有名。是书上卷为花品,记载四

  • 高言集

    四卷。清田茂遇(约1661年前后在世)、董俞(约1661年前后在世)同撰。田茂遇,字楫公,号佛渊、乐饥处士,江苏青浦(今上海)人。少负文名,顺治十四年(1648)中举人,授直隶新城知县,未赴任。康熙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