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卷。清王夫之(详见《四书考异》)撰。是书析理极精,认为《四书大全》所引朱子之说,有绝非出自朱子,而为门人所假托者;有的为朱子之说,而也不可从者;有意甚是,而说不详者。而诸儒之说,又互有是非,皆为剖辨
十集。一百七十七种,三百二十三卷。清马俊良编辑。马俊良字嵰山,浙江石门县(今浙江桐乡南)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本丛书书名用《云笈七签·灵宝略纪》所载龙威丈人(仙人名)故事,汇辑秦汉以来载籍及清人著述,
六卷。清尹耕云(?-1877)撰。尹耕云,字杏农,湖南桃源人。道光进士,咸丰间官布政使衔道台。其人官礼部曹郎时读书甚勤,举凡经史无所不窥,转御史时,弹劾王公大臣无所规避,直声动朝野。是集卷一至二为奏议
一卷。清黄奭辑。刘道荟,又作道会,南朝宋北徐州主簿。《隋书·经籍志》载《晋起居注》三百一十七卷,《唐书·经籍志》著有三百二十卷。其书自武帝(司马炎)始至安帝(司马德宗)终,记两晋一百余年间诸帝言动行止
一卷。附李篁仙《离骚音韵》。清毕大琛(生卒年不详)撰。毕大琛,善化(今湖南长沙市辖)人。此书只注释屈原《离骚》与《九歌》,无目录,先注《离骚》,再注《九歌》。正文疏解后有十则关于《离骚》、《九歌》的论
①八卷,首一卷,清沈钟纂修。沈钟,号鹿坪,江南武进(今江苏武进)人。康熙举人。乾隆元年(1736)任屏南县知县。建置经营,心力交瘁。罢官后囊中空空如洗。时有政名,以廉著称。沈钟任县令后,立意修志,几经
三卷。清孙勷(约1700前后在世)撰。孙勷,字子未,一字予未,号峨山,又号诚斋,山东德州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官大理寺少卿,终至通政司参议,为人性简傲,不谐于俗。本集诗一卷,文
十卷。明朱光家(生卒年不详)撰。光家字谦甫,上海人。是书成于万历辛丑(1601年)。首二卷包括:(1)辨体辨音,(2)同音异义,(3)古今变体,(4)同音互体,(5)骈奇解义,(6)同体异义,(7)正
一卷。清来秀(生卒年未详)撰。来秀字俊,姓伍尧氏,国子监祭酒法式善孙,官至知府。有《扫叶亭集》。此其杂集别行之本。所作《望江南词》四十阕,专咏都门景物。盖亦竹枝词、打油歌之类,记俚事以俏语出之。有“都
二卷。明张凤翔撰。张凤翔有《礼经集注》已著录。是书取用《礼记·春官大司乐》以下三十官为乐经,他说汉代窦公所献的古乐经内容与《大司乐》相同。他用二十官之义证之注疏,且以为很恰当。其文义玄奥,与宋、元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