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曲江集

曲江集

二十卷。唐张九龄(678-740)撰。张九龄名又作张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广东韶关)人,景龙进士,诗人,政治家,官至唐大臣。为官廉洁,且风度潇洒,对事敏感,他不避权要,直言上书,劝姚崇应该用人唯贤而不以私情。其诗除少量应制之作外,尽为五言。其五古多兴寄之作,诗风朴质遒劲,善于抒情,情意深长,韵味隽永。在开元诗坛影响很大。沈德潜在《唐诗别裁》(卷一)中评张九龄的诗云:“唐初五言古诗渐趋于律,风格未进,陈正字起衰而诗品始正,张曲江继续诗品乃醇。”王维把他看作哲人典范。僧皎然评其诗曰:“诗歌据上游”(《唐诗纪事》卷一五)。明人胡震亨明确提出:“张子寿首创清淡之派。”《曲江集》全称《曲江张先生文集》,是一部相当丰富、完整的诗文集。其中诗、赋共五卷,敕、书十一卷,碑、铭四卷,诗二百一十三首,赋六篇。张九龄的诗多发自胸臆,情意真切,没有雕饰,这与唐代早期李峤、沈、宋的诗风大不相同,可是他的清新的诗风,最初未被人所赏识,如张说虽着重文才,却指责张九龄文章缺少富艳的藻饰。这正是张九龄高出诸人之处。“盛唐继起,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本曲江之清淡而益以风神者也。”(《唐音癸签》卷九)明人胡震亨对张九龄在唐诗发展中的地位、影响给予了确切的评价。有明万历十二年(1584)《唐丞相曲江张先生文集》十二卷本,附录一卷,清雍正十年(1732)张世纲校刊十二卷本,附伪托张九龄著《千秋金鉴录》五卷和附录一卷。

猜你喜欢

  • 师暇裒言

    十二卷。明吴桂芳(?-1518)撰。吴桂芳,字子实,新建(今江西南昌市)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历杨州知府,御倭有功,迁兵部右侍郎,提督两广军务。著有《师暇裒言》。是集凡十二卷

  • 四书论

    清王伊编辑。是书专辑四书题论,自唐至清凡百篇,不分卷。始于愈韩颜子不贰过论,终于阙名乡原论,系从诸家文集录出。有就一书或一篇为题者,如中庸论,二孟总论,乡党论之类;有就一人一事为题者,如舜帝无为论,泰

  • 通鉴纲目三编

    即《御定通鉴纲目三编》。

  • 罗氏识遗

    见《识遗》。

  • 袁督师事迹

    一卷。无撰者姓名。此书记明末袁崇焕事迹。首为《明史》本传,以下为钱家修《白冤疏》,程本直《矶声记》、程更生《漩声记》,余大成《剖肝录》,遗文,《率性斋诗集》,末为清嘉庆间请从祀乡贤呈词奏稿。此书有道光

  • 灌记初稿

    四卷,清彭洵纂修。彭洵,漓江人。彭洵得乾隆间孙天宁所创修之灌县志乘阅之,谓其考核未精,义例杂乱,因纂兹编。《灌记初稿》光绪十三年(1887)纂,二十年(1894)彭氏种书堂刻本,共四卷,其名曰《灌记初

  • 塞语

    一卷。明尹耕撰。尹耕有《南泰纪略》已著录(详史部·杂史类)。此书作于嘉靖庚戌(1550),所言皆为捍御塞北之术,故曰《塞语》。主要内容为:边情、形势、城塞、乘塞、出塞、抽丁、官军户、练习、保马、民堡、

  • 海上青楼奇缘

    见《海上花列传》。

  • 中国古音学

    二十章。张世禄著。张世禄(1902- )字福崇,浙江浦江入。1926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东南大学。后任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校教授。于文字、音韵、训诂及现代汉语、普通语言学等均有深入研究。尚著《中国音韵学史

  • 广说文答问疏证

    八卷。清承培元撰。参见《说文引经证例》。是书乃是增广钱大昕《说文答问》与薛传均《说文答问疏证》之作,广之以补其阙,并自为疏证。是书光绪间有广雅书局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