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石遗室文集

石遗室文集

十二卷。《续集》一卷。《诗集》十卷。《补遗》一卷。《朱丝词》二卷。《诗续集》二卷。清陈衍(1856-1937)撰。陈衍字叔伊,号石遗。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入台湾巡抚刘铭传幕。光绪二十四年(1898)在京,作《戊戊变法榷议》十条,提倡维新。变法失败后,被湖广总督张之洞邀往武昌,任官报局总编纂。后任学部主事,京师大学堂教习。辛亥革命后,讲学于南北各大学。后寓居苏州,与章炳麟、金天翮共同倡办国学会,任无锡国专教授。能诗,所作《石遗室诗话》,是“同光体”诗派的主要评论著作。著有《石遗室诗集》《石遗室文集》,《元诗纪事》、《全闽诗录》、《八家四六文补注》、《石遗室诗话》、《石遗室丛书》,辑有《近代诗抄》等。此为文集十二卷,诗集三卷,补遗一卷本,为光绪乙巳(1905)刻本。但又有该刻本的另一种,则为诗集十卷、补遗一卷、朱丝词二卷、诗续集三卷。其自叙和前三卷与前完全一致。第四卷为丙午、第五卷为己酉、第六卷为壬子、为第七卷为乙卯、第八卷为戊午、第九卷为己未、第十卷为庚申。则为光绪三十二年(1902)至民国九年(1920)之作。朱丝词二卷,收词三十九首。续诗二卷,为壬戍至丁卯之作,即同治元年(1862)至民国十六年(1927)之作。有光绪三十一年(1905)刻本,民国间刻本。

猜你喜欢

  • 三才图书

    见《三才图会》。

  • 道德经论兵要义

    四卷。唐王真撰。王真生卒年不详。唐德宗(779-804)时,曾以朝议郎出任汉州刺史,充威胜军使。鉴于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尾大不掉的局面,王真乃于元和四年(809)七月向宪宗上奏此书,以期开一弥兵止战之

  • 三洞群仙录

    二十卷。南宋陈葆光(生卒年不详)撰。陈葆光,江阴(今属江苏江阴)静应庵道士,受业于天庆观,晚年居于茅峰。撰有《三洞群仙录》二十卷。此书约成于南宋初年。原题“正一道士陈葆光集”。据此书前序,称此书“凡载

  • 真赏斋赋

    一卷。明丰坊(生卒年不详,约1523年前后在世)撰。丰坊为明代学者,字存礼,号南禺。鄞县(今属浙江)人。生平事迹见《万卷楼遗集》条。此编乃丰坊居吴中时为其友人锡山华夏而作。夏字中甫,与文衡山、祝枝山等

  • 春秋左氏经传义略

    一卷。陈沈文阿(503-563)撰,清马国翰辑。文阿字国卫,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著名学者沈峻子。少习父业,研精章句。他博采先儒异同,自为义疏,通《三礼》及《春秋》三传,位列五经博士。梁简文帝引他

  • 百战奇略

    十卷。旧题明刘基撰。刘基,浙江青田人,元末进士。后应朱元璋聘赴应天(今江苏南京)辅佐朱元璋。明建国后因功封诚意伯,官至御史中丞、弘文馆学士。《明史》本传称“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西蜀赵

  • 沈四山人诗录

    六卷。《附录》一卷。清沈谨学(1799-1847)撰。沈谨学字诗华,又字秋卿,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其人一生务农,为诗自悦,以陶冶风物,抒发胸怀,即使为人佣耕,生活困苦,仍歌啸自如,以致穷困而死。《沈

  • 义丰集

    一卷。宋王阮(约1178年前后在世)撰。王阮,字南卿,德安(今江西德安县)人。生卒年不详。王之曾孙。隆兴元年(1163)进士。绍熙中,知濠州,修战守具,金人不敢南侵,改知抚州。韩侂胄闻其名,召入奏,授

  • 笔算数学

    三卷。美国狄考文(详见《形学备旨》)与清邹立文(详见《形学备旨》)同撰。这是为当时各处学堂编撰的笔算启蒙课本,全书条理清楚,语言浅近,设有诸多算题,采用阿拉伯数码字和现行加减号,分数记法也同现在一样,

  • 常谈搜

    四卷。清易本烺撰,其子崇垚等校。本烺字眉孙,湖北京山县人。是编卷端有同治癸亥(1863年)本烺弁言,以为天下有常谈语句,操觚家习知之,及叩其出处,则老生宿儒或有不能骤应者,且踵讹袭谬,不知其非。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