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翻切简可篇

翻切简可篇

二卷。作者有争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清张燮承撰。燮承字师筠,含山人”。案是书咸丰元年(1851年)陈奂序云:“师筠张先生著《简可篇》二卷,仅数十纸,音韵奥旨已较若列眉,且并为十九字母,作横直三十三图,比之《音鉴》,简而易读。”然张燮承道光十九年(1839年)之记云:“乙未秋获见《李氏音鉴》,少少领悟,然其图难于记诵,未能卒业。是文竹均葛君(案葛筠字竹均,江苏句曲人)出示此篇,潜心讽诵,崇朝乃毕,口授童子,三五日亦背诵了了……至撰于何人,竹均亦未详。”故李新魁《汉语等韵学》谓此书“撰人不详,清人葛筠为之刊表”。此书分韵母为三十三类,统为开合正副韵:开口呼正韵为高该钩歌冈干根庚迦、合口呼正韵为光官工昆傀乖锅孤瓜、开口呼副韵为江经交鸠加坚金皆饥结、合口呼副韵为弓涓君居诀。作者将四呼的韵母分为四“条”,各图以“条”为纲分列韵字,称为“第某条某韵便读横直图”,图中横列调类,分为阴平、阳平、上、去、入五声,纵列二十一类声母。其中影母重出三次,实际声母只有十九类:见溪影晓端透泥帮滂明非精心知穿审来日。全书分三十三图,每韵一图。入声字以配阴声韵为主,借配阳声韵。此书所表现的语音系统,用的是中原音,“读横直图口诀”注解说:“填图字样皆系按中州韵填入,学者不可因今古音讹、南北音异妄自更改。”是书编次,上卷为翻切入门简易篇三篇,第一篇为“读韵首图”、“读横直图”、及读入声各口诀;第二篇为“韵首图”、“各韵横直图”。第三篇为“翻切样子”,即示人以切字方法,附“打码样子”、“扑席样子”(即空谷传声)。下卷为“音鉴节要”,乃取李汝珍《音鉴》,节录其要;另为“咫商琐言”,乃泛论音韵者也;并附录神珙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有咸丰元年(1851年)长洲陈奂序、鸠兹周基跋及道光十九年(1839年)、咸丰四年(1851年)燮承自识。同治十一年(1872年)刊于姑胥。

猜你喜欢

  • 榆次县志

    ①十卷。张鹤腾修,褚袂纂。张鹤腾字元汉,河南颖川卫人。出身进士,始令潞城知县后调榆次。《榆次县志》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刊本,全书十卷,十类,分为:卷一地理志,卷二建置志,卷三赋役志,卷四职官志,

  • 临川梦

    清蒋士铨撰。其生平见《冬青树》条。此剧写丞相张居正欲使其子进士及第,求汤显祖助之,被汤显祖拒绝。隐奸陈眉公怀怨汤显祖曾为所辱,而图阻止汤显祖及第。汤显祖遂不应试而归乡,作《还魂记》(即《牡丹亭》)。娄

  • 初寮词

    一卷。宋王安中(1075-1134)撰。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今属山西)人。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等。对王安中之为人,历史上多有微词者,然其才华富艳,亦不可掩。宋人

  • 求志居经说

    二十四卷。清陈世熔撰。陈氏字大冶,号雪庐,怀宁人(今安徽安庆)。道光乙未(1835)进士,曾任甘肃古浪县知县。这本书以诗经说起,以次及之,许多说经的观点十分可取,如对《书经》中的古今文的问题提出的见解

  • 万世太平书

    十卷。清劳大兴(详见《瓯江逸志》)撰。本书拾录先儒学者著作前言部分的言论,取名《万世太平书》的目的,是为世间百姓建立做事标准,为天地生灵树立善良的意念,为世俗开创一个美好和谐的太平环境,为前圣继承传播

  • 海阳县志

    十二卷,清张士琏修。叶适纂。张士琏,山西安邑(今山西夏县)人,进士,知县,雍正三年(1725)任。旧志,于康熙间县令金一凤创修,雍正间县令张士琏续修县志,于雍正八年(1730)成稿,十二年(1734)

  • 铁庐集

    三卷。《外集》二卷。《后录》一卷。清潘天成(1654-1727)撰。潘天成,字锡畴,江苏溧阳人。后移居安徽桐城,为安庆府学生。据《溧阳志》载,其幼与父母避仇相失。年十五,乞食行求,遇于江西界,百计迎归

  • 伊犁日记

    一卷。清洪亮吉撰。洪亮吉(1746-1809),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阳湖(今江苏武进)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授编修,督学贵州。嘉庆四年(1799),因上书批评朝政而得罪朝庭,谪戍伊犁。

  • 明史纪事本末详节

    六卷。林纾编。林纾,闽县(今属福建省福州市)人。清光绪中节录《明史纪事本末》以成该书,供教授明史之用。传本有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五成学堂铅排本。

  • 庞眉生集

    十六卷。明于慎思(约1587前后在世)撰。于慎思,字无妄,号航隐。山东省东河县人,生卒年不详。为明代文学家于慎行之弟。亦工诗文。著有《庞眉生集》。是集凡十六卷,诗七卷,杂文八卷,乐府一卷。其诗文皆有纵